“民参军”|民企集结,如何从社会热词变成社会现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良山 蒲云龙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0-15 02:07

活力源头在哪

“运动员”秀出自身魅力

“民参军”还可以比作一场运动会,如果说企业是运动员、市场是运动场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管理、军方问效就是裁判。开好运动会,三者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是运动员水平,再好的场地条件和再公平公正的裁判,如果运动员水平低了,一切就失去了意义。

优势民企如同身体强壮、本领高超的“运动员”,为我们带来一个个令人惊喜的精彩表现:大到神舟飞船上的太阳翼,蛟龙潜水器的“外衣”;小到战士们穿的“空调背心”,用的野战睡袋,大都是优势民企的技术和成果。

民营企业家的情怀和本领,令人印象深刻。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办公室主任谭林介绍说:许多“民参军”企业家常常会问两个“凭什么”:凭什么这个技术国外有,我们没有?凭什么这个产品国外做得出来,我们做不出来?他们带着这股“拗劲”投入军民融合实践,摒弃了“小富即安”的狭隘观念,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堪称有抱负、有魄力、有情怀、有眼界。

“民参军”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把重大科研项目、军工项目交给优势民企去做,更能促进和带动军民协同创新。企业家杨成功说:“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更容易跨界,更容易融合。”通过民间激烈竞争诞生的优势技术产品,有很多稍加引导,提供一些支持,运用到军事领域,就能产生非常巨大的效应。“同时也是快速的、低成本的,见成效的一种措施。”杨成功说。

未来朝向何方

“弄潮儿”协力踏浪前行

9月22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向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对于“民参军”来说,今后乃至未来的一个时期,重点领域的方向在哪?高技术领域呼唤“民参军”,自主创新能力必不可少。

国防科技工业、原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船舶等行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武器装备发展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多个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融合,这既是军民融合天然载体,又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主战场……凡此种种,无不迫切需要更多“民参军”企业加入。

我国在原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中组织实施了大量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项目,取得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重大军民融合创新成果。下一步的发展更加令人期待,可喜的是,许多民企“弄潮儿”已经行动起来,正抓住机会,迎头赶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