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5》重回“二战”会再创经典吗?

来源:游迅网责任编辑:张艺藐
2017-02-24 07:16

二战=复古=落后于时代?

以二战为背景还意味着,玩家们将面对一种相对复古的游戏模式:在游戏内容和载具的丰富程度上,回归二战的《战地》必定不能和前作相提并论。甚至凭借历史常识,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将出现的变化,而在目前的二战游戏中,这些几乎是概莫能外:

步兵战车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装甲运兵车,但它们只是你赶赴前线的工具;武装直升机将从游戏缺席,固定翼战机的性能和威力将被削弱,它们将采用自由落体炸弹和机枪作为主要武器……如此等等。

这些影响的,不只是载具的威力和种类,还有更深层的游戏模式:事实上,在《战地3》和《战地4》中,其战场基本是空-地平分秋色,但回归二战之后,因为照顾“真实”,空中力量将彻底沦为配角;同时,战场也许将变得平面化,就像《战地1942》中一样,许多地图其实是毫无起伏的平原,这就减少了对战中的变数,以及随之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刺激感——这实际成了向过去的一次靠拢,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它还远离了游戏的另一卖点,这种卖点姑且可以称为——新鲜感。

事实上,在公开前,我们都能猜到本作回归二战后出场的武器:美军的BAR自动步枪,德军的毛瑟98k步枪和苏联的PPSh-41冲锋枪……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装甲车辆——苏联的T-34、美国的“谢尔曼”和德国的四号坦克——它们是时代的符号,既饱含着历史爱好者的情怀,又能让对二战陌生的玩家意识到:在1939-1945年的“那场战争”中,祖父们曾经拿着它们彼此作战。

关于二战的审美疲劳也许没有消散

这把BAR自动步枪我们已经在诸多游戏中体验过N次,不知它们是否会将“回归二战”的惊喜冲淡

但在武器方面,玩家们其实又是喜新厌旧的,这并不是出于对二战装备的偏见,而是在同类游戏里,这些武器我们曾无数次接触过,其中既有《荣誉勋章》和《使命召唤》的经典作品,也有较新的《红色管弦乐》和《军团1944》等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的硬核系列。

这种“熟悉”从另一种角度说,其实就是“缺乏惊喜”,无论军事爱好者还是玩家,由于人类好奇的天性使然,他们更偏爱前所未见的武器。事实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恰恰构成了《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成功,而《荣誉勋章2010》失败的因素之一:在《现代战争2》中,入侵的俄军手持以色列生产的突击步枪,在《黑色行动》中,玩家可以操作一把带皮卡丁尼导轨的XM17——这些都是“穿越”的设定;相反,在《荣誉勋章2010》里,登场的都是严丝合缝的制式武器,比如海军版M4(MK18)、M14 EBR之类,但让人惊讶的是,“穿越”并没有成为《使命召唤》的瑕疵,《荣誉勋章2010》的循规蹈矩却招来了诟病——玩家花了大把的钞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某种前所未见的体验。

尽管符合海豹部队真实的装备情况,但《荣誉勋章2010》中出现的、我们熟悉的武器并没有让玩家满意。
回归二战的《战地》,是否将面临类似的问题?

类似的情况,对《战地》系列同样适用:二战武器在其它作品中已出现太多,但另一方面,DICE又需要对历史进行还原,来显示自己的“专业”,这些都将《战地》推向了某种微妙的处境,当然,不可否认,对DICE,回归二战的理由其实也显而易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