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器背后的武器更重要)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军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武器装备比10年前增加了15倍,去年国防专利的申请量比2010年增长了36%。用从别人那买来的武器或仿制他人的武器,总不如用自己研发制造的武器放心,别人的先进武器成为自己鸡肋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而结合自己的设计生产的武器,用得更顺手、作战效率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武器,越是更多地拥有它,就越能增强核心军事能力。
其实在企业界,知识产权历来被视为重要的秘密武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不可替代、独特的并且是最有价值的能力。事实上,核心军事能力同样也是一支军队难于模仿、不可替代、独特的能力。当年国民党军队也曾想学习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及一切依靠人民的策略,但就是学不成、学不透,因为这种能力是我军独有的,照猫画虎只能水土不服。这就是响当当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和威力无穷的武器,不会轻易被人夺走。而我军要制胜未来战争,打造类似威力无穷的武器,除了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外,也要通过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更多先进武器,助推新的核心军事能力形成。
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立的早期,“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那毕竟是战争年代和我军草创时期,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以战养战”的高明。而今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你争我赶的态势,面对和平时期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一切准备只能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武器发展也必须尽可能地“自己的武器自己造”。放眼世界,做出如此选择也是非常明智之举。当年伊拉克对敌美军时,就是因为一些外购装备被事先植入病毒,而轻松被人击败。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据报道,国防科技大学已自主研制成新一代激光陀螺装置,创造了世界激光陀螺领域里的“中国精度”;“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喜获世界超算“三连冠”,创造了“中国速度”;从歼-10战机飞天到新型国产战舰下水,再到“天拓二号”——我国首颗视频成像体制微卫星上天,国防科技战线依靠自主创新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让中华民族的“腰杆越来越硬”。
中国军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武器比例的上升,实际是国家创新实力的整体涌现。就如西班牙《世界报》记者马略尔所说:“如果有人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大型的低成本的制造业‘主题公园’,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创新,那么最好从现在开始扭转自己的看法。”经过改革三十多年冲刷的中国,早已不是单纯的世界工厂,而是越来越重视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当然,有了先进武器不等于万事大吉。海湾战争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借助石油换美元、美元换武器,所拥有的先进武器也很招摇。可惜伊军既不善用甚至不会用,更不知如何整体部署使用。只有打仗的武器,没有善用武器来打仗的理论,所以就出现了类似把单反相机当傻瓜相机用的现实。战争是武器的批判,但理论的武器才是指挥现实中武器的根本。现代战争意义上的先进武器每一种都不是孤立的,需要更强的后盾,更高明的理论,对武器背后的武器更睿智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