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强军论坛(观点)>>正文

技战融合与战斗力提升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安卫平责任编辑:张琴2014-10-24 02:23

所谓“技战融合”,就是“战斗技能”与“战术行动”的紧密结合,既可以有效消灭敌人又能可靠保存自己。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无论是战役行动还是战术行动,都要以单兵、单装、单个武器系统的“技战融合”为基础。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重在抓好“技术”与“战术”的有机融合。

回顾过往的战争史,“技战融合”影响战场胜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海湾战争中,本不占优势的伊军在对敌时却总想打堂堂之阵,结果部分武器没开火就被敌人打掉,主要原因就是只重技术、不讲战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作掩护。毛泽东指出:“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从射击原则起,到战略原则止,都要贯彻这一根本原则”,这既是对“技战融合”的深刻诠释,更揭示了实战能力的内涵本质。从作战能力上讲,“消灭敌人”就是技术、“保存自己”就是战术,只有两者紧密相扣、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形成能打胜仗的实战能力。

技术决定战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上就是第一战斗力。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科学技术。《相对论》的提出、量子物理的发展为“超级武器”原子弹发明埋下了伏笔,翻开了人类原子能可控释放的历史;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使“硅片”打败“钢铁”成为可能,打开了电子信息攻防战的大门。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剑不如人、剑法一定要高于人”的对敌思路,但这种思路也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容易导致部分指挥员“智谋”有余、“技谋”不足。笔者曾以“对于一名指挥员,技术、战术、指挥三者哪个更重要”为题在部队组织调研,结果选择技术的占10%、战术占20%、指挥占70%。可见,重指挥远远超过重技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重技术就无法有效形成实战能力。今天我们仍需牢记毛泽东早在战争年代就强调的“各级指挥员首先是军事技术专家”,否则就无法驾驭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平台,就无法在官兵中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就无法组织现代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能打胜仗”更无从谈起。

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技术”与“战术”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条件下的结合,必须做到敌情“多威胁”、体能“超负荷”、内容“高强度”、环境“极复杂”,从而最大限度地瞄准实战、贴近实战、超越实战。然而受长期的和平积习影响,一些官兵片面看重技术训练的“精准化”,忽略了战术训练的“极限化”,以致培养了一批“打靶场上”的冠军、“运动员式”的精英、“脱离实战”的第一,平时状态下技术很过硬,一旦进入近似实战的演习场,就“打不准”“走不动”“联不畅”。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增大训练时间,适度调整增加目前大纲规定的训练时间特别是单兵训练时间,这既是高标准完成大纲训练内容之需,更是提高打赢实战能力之需。二要增大野外训练强度,俄军每年野外训练占整个训练时间的70%、美军占60%、法军占50%。我军野外驻训时间约占40%。因此,要珍惜大纲明确的野营训练时间,尤其要突出野战化训练生活保障,不宜将营区生活和文化设施搬到野外,造成“生活化”驻训、“舒适化”训练,以致失去锤炼官兵野战条件下实战能力的意义。三要突出复杂恶劣环境下训练,重点抓好严寒、夜暗、雨雾、大风等各种天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训练。突出电磁背景下战斗技能应用训练,模拟强电磁干扰条件下组织指挥通信训练等等。在连续训、高强度练中打牢官兵“技战融合”基础,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