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培育重在指挥员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朱安平责任编辑:姚远
2015-07-07 04:15

1884年,法国远东舰队孤拔率10艘军舰侵入我福建马尾港,伺机攻击清军舰。清朝廷决定“彼若不动,我亦不发”,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福建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在福建水师被法舰围困的情况下,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不准发子弹给将士,军舰不准自行起锚。结果法舰突然开火,张佩纶、张兆栋及舰队指挥张成弃舰而逃。下层官兵虽英勇还击,但军舰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击沉,官兵伤亡671人、51人下落不明,法军仅死5人、伤15人。

马尾海战的惨败,主要原因在于朝廷妥协不抵抗、福建水师装备技术落后,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挥员缺乏血性,不想战、不敢战、更不善战,导致被动挨打,全军覆没。假如福建水师认真备战,采取主动战法,则完全有可能改写历史。这段悲怆的历史启示我们,军队要有血性,普通官兵的血性固然很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指挥员要有血性。指挥员谋打、敢打、善打,部队才有战斗力,才有打胜仗的底气。

谋打就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能敏锐观察形势,预先判明威胁,深入研究作战预案,扎实做好作战准备。一旦上级下令,便能斗志昂扬胸有成竹地率领部队奔赴战场。张爱萍将军任华东军区参谋长时,三次向军委提出浙东沿海作战构想,在战役发起前夕,华东军区因判断气象不利于登陆而向军委提出暂停计划,前线总指挥张爱萍组织专业人员反复求证准确预测作战当日气象好转。承受着巨大压力,张爱萍打电话向总参领导据理力陈,坚持按原计划组织作战,终获军委同意,最后成功实施了我军首次在美军干预情况下的三军联合登岛战役,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敢打就是勇于担当,危急关头敢于临危受命。关键时刻要能够身先士卒,北伐作战中叶挺多次亲率敢死队冲锋在前,攻城略地,打出了“铁军”的威名;不利之时要敢于主动出击,东北野战军独立2师运动途中,遇到廖耀湘部向葫芦岛方向撤退,在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且上级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师长左叶果断指挥部队占领有利地形开火,为主力赶到围歼敌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了国家利益要敢于当机立断,在南沙一次海战中,我海军某编队指挥员陈伟文果断下令向入侵者开火,击沉敌舰1艘、重创2艘,为捍卫祖国海疆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善打就是深刻领会战略意图,善于组织战役部署,灵活组织战术行动。能因敌、因地、因时提出可行方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向上级提出不同意见建议。解放战争中,粟裕3次提出不南下作战,留在内线打歼灭战,促成了淮海战役的实施。还要善于打不对称之战、打脱离常规之战。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七亘村两次设伏,歼灭日军于同一地点,创造了战争神话。

指挥员的血性,来源于对党忠诚的担当精神,来源于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来源于专业精深的军事素养,来源于厚实深远的尚武文化,来源于艰难险阻的实践摔打。《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说,一支部队的作风,是由组建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带出来的。部队能不能打仗,关键在指挥员。革命军人要做到有血性,有虎气、霸气、豪气,各级指挥员就必须以身作则,锤炼血性,才能带出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胜利之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