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征兵宣传如火如荼展开。对于兵役机关来说,搞好征兵宣传,对于引导有志青年了解军营、崇尚军旅,激励其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在征兵宣传中,各地提供的政策扶持、优惠条件、物质激励颇为引人注目。北京市征兵政策公布,2年义务兵期间给予一定经济补助补偿;辽宁阜新全市今年专门拿出70个事业编岗位,让应征大学生带着工作入伍;广西、宁夏规定退役大学生士兵被行政、企(事)业单位录用的,其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服役年限计入工龄。
政策宣传不可少。列宁有一句著名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好的政策是吸引地方优秀青年参军入伍的前提和保障。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可以让广大青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军旅生活。
然而,军人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黄埔军校大门上写道:“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老山前线有副对联:“图金钱,老山铺满金砖,谁人肯来;为祖国,战场刀山火海,我们敢上。”使命感、光荣感、献身感,是接受艰苦军旅生活摔打磨砺的最大支撑,是为民族赴义,为国家建功、为人民献身的原始动力。当年,“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优秀青年皆因使命而参军。如果只盯着“利益”参军,把入伍当“跳板”,心中没有使命感,就不会大有作为。
近几年,个别单位出现了“思想退兵”的现象,和使命宣传不到位有一定关系。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部分青年来到了军营,但对“当兵干什么,当兵为什么”还缺乏清醒认识,对军人的牺牲奉献、使命担当理解不透,生活枯燥点、训练辛苦点、管理严格点,就觉得受不了。搞好使命宣传,让广大应征青年既明白参军有哪些好处,又清楚参军需要流血流汗、吃苦受累,有助于打牢思想基础,坦然接受血与火的洗礼、苦与累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