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砥砺官兵的血性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胡登强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7-29 03:43

习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有血性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备的精神特质,然而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韧性打磨,从严砥砺,在强军实践中把官兵培塑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令任何敌人闻风丧胆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血性从坚定信仰中来。血性是有灵魂的,军人的血性源于对党的忠,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怕死不是共产党员”“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种慷慨赴死的血性,升腾着信仰与信念的力量。血性并非天性,而是情的凝固,爱的升华,忠的释放。只有坚定信仰,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才能在“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没有信仰,血性淡然,一击即溃;信仰坚定,血性张扬,所向披靡。当前,军队使命任务深化拓展,对血性的成色、思想的纯度要求更高,必须切实解决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号令意识,随时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召唤,做到“党指到哪里,枪打到哪里”。

血性从能力底气中来。血性是有底气的,艺高人胆大,勇敢的心离不开智慧的脑和钢铁的拳。军人血性绝非不讲成本的死打硬拼、情绪激动的冲冠一怒、逞一时痛快的匹夫之勇,而是以智慧作底,以能力为盾的断然出手。甲午战争的悲剧恍若昨天,科索沃上空的轰鸣音犹在耳,伊拉克战场的硝烟至今未散,战争法则一次次告诫我们,一名士兵没有一招制敌的能力,一支军队没有敢打必胜的战力,一个国家没有赢得战争的实力,再激愤的口号也终将以悲情收场。因此,血性之火,必须以过硬军事能力“助燃”。随着科技革命的演进、颠覆性技术的角逐,“非接触”“不对称”“无人化”战争已经来临,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心存忧患,正视差距,担起使命,认真研析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廓清“战场迷雾”,积极备战,储备“制胜能力”,盯着实战练,瞄着对手练,针对短板练,把手中武器用到极致,把敌情我情琢磨透彻,在难局险局中磨砺品格,在极限极致中激发潜能,蓄足能打胜仗的能力底气。

血性从训练养成中来。血性不是天生的,不是喊出来的,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实战化训练是锤炼军人血性的“主渠道”,必须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组织实战化、实案化对抗性训练,让官兵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军事训练中,培养“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铁血意志和战斗作风。重大军事和急险任务是砥砺军人血性的“磨刀石”。越与战时环境任务特性相近,越能摔打锻炼官兵连续作战、打硬仗、打恶仗的血性活力,熔炼官兵敢打必胜、处变不惊、舍我其谁的过硬作风。尚武重战的战斗文化是滋养军人血性的“聚能钙”。一部《亮剑》让无数男儿热血沸腾,一部《士兵突击》让众多官兵记住了“不抛弃不放弃”。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战斗文化进头脑、进课堂、进训练场的研究,创新方法手段、善用现代化平台,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优良传统传继给官兵,把军人不讲价、不惜命、不怕死的血性特质植入官兵头脑。日常养成是打磨军人血性的“铁锉刀”,平时没有流血牺牲的胆气,战时就难有以死相搏的勇气。必须把军魂的塑造、战斗力标准、军人血性要求,落实到部队一岗一哨、官兵一言一行、生活一点一滴中,用严明纪律磨砺血性之火,用平时血气方刚确保战时血战到底。

血性从表率引领中来。血性是讲传承的,一支部队有没有血性、有没有战斗力,往往是由指挥官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彭德怀、许世友、王近山,这些军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就是很好的佐证。“帅主敢下河,士卒敢把龙王捉”。一支部队要打造成为虎狼之师,各级指挥员首先要成为一只“虎”、一匹“狼”。不管战争如何演变、如何残酷,领导干部始终是官兵的“主心骨”,制胜的“定盘星”。平时血脉相通,危时生死相牵,战时生死相托。面对枪林弹雨,领导干部要自觉往前站,争当排头兵,争着打头阵,任何时候都敢于叫响“看我的、随我来、跟我冲”,用诚信品格凝聚力量,用模范行动感召他人,铸就官兵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血性气概。

(作者单位:陆军航空兵学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