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发展中增强政治教育实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志强责任编辑:姚远
2015-11-25 03:02

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是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提出的新要求。当今时代,正在进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重要特征的信息社会,深刻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这对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必须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代脉搏同步,与官兵思想共振,让政治教育发挥更大威力。

强化观念融合,凸显时代内涵。思想领先是我军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始终解决好观念更新的深度与广度问题,紧贴时代脉搏不断解放思想。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关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网络强国战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认清信息时代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脉络,从战略的高度不断强化对信息时代思想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要把培养信息思维能力纳入政治教育,认真学习“互联网+”、工业4·0、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新知识,主动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变化,自觉推动思想教育搭上信息技术的时代快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含量、科技含量、时代含量。要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纳入政治教育,不断强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用优良传统“固基因”,用先进技术“强基因”,抵制思想渗透“转基因”。

强化融合发展,占领网络阵地。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思想教育的新战场,正面信息不去占领,负面信息就必将充斥其中。现在,不少青年官兵入伍之前就是“网络一代”“低头一族”,“网龄比兵龄长”“入网比入伍早”。鉴此,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建好平台载体,真正进网络、接地气。教育要向云端拓展,着力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建立强势宣传阵地,利用“群、圈、博”等传播平台,开启微课、动漫等传播模式,放大传统教育优势,提高思想引导效能。教育要向网下延伸,通过网络捕捉官兵思想变化的动态,掌握倾向性问题和敏感性热点,及时通过微调查、微课堂、微讨论、微访谈等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让官兵在思想交流碰撞中,辨明真理,廓清迷雾,升华认知。教育要向心灵渗透,紧紧抓住优良传统铸魂育人和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结合点,在信息海洋中主动挖掘历史荣誉、传统文化的富矿,传递好声音、传送正能量,真正贯注灵魂、“网”住人心。

强化队伍融合,形成教育合力。政治教育的关键在队伍,解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素质偏弱的问题,既要在挖掘潜力、苦练内功上下功夫,也要在善借外力、强化融合上下功夫,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合力加强和改进教育。要把网络专家请进来,帮助教育工作者系统掌握技术,熟练运用网络,助推政治教育体系加载科技元素,向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政工、数字政工、感知政工、智慧政工拓展延伸,形成政治教育与网络平台高度融合、无缝连接、互联互通的新态势。要把网络名家融进来,充分发挥他们在虚拟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用网络语言转发教育信息,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声音,用网络空间推送时代精神,壮大教育队伍,形成强大声势,让网络发挥倍增器和放大镜的正作用。要把网络“管家”纳进来,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网络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增强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从源头上牢固树立防线意识,决不让负面信息、虚假信息、蛊惑信息进入网络,在管理上清朗网络空间、净化虚拟世界。

强化评估融合,提升质量效益。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通过传统方式很难真实客观地评价教育效果。随着脑科学、大数据、信息挖掘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个体采样、整体测量、特性分析等为支撑的新型评估体系不断成熟,为提高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整体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推进评估标准数字化,采用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媒介平台、方式手段、效果影响归约为可量化的特征量表,通过广泛、常态、持续的数据采集,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为党委机关组织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要推进评估因子显性化,发挥网络评价实时、随机、隐匿的特点,及时把评价过程中发现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个别问题反馈到教育现实中,强化跟进教育、对接教育、重点教育,让政治教育不再“慢半拍”,真正“先一步”,更具针对性。要推进评估过程全域化,彻底改变传统教育评估“重结果、轻过程”“重显绩、轻潜绩”的倾向,通过信息手段全域覆盖政治教育启动、展开、深化、落地的各个环节,全程掌控教育实施态势,根据官兵思想走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