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选择了另一种人生?当国庆遇到中秋,今天就谈谈家与国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滕瀚责任编辑:王俊
2017-10-04 10:18

十七年的错误邮寄地址只因那句 “科学家是有自己祖国的”

“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中)

他,出身清华大学,毕业后到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4年,面对国外丰厚的待遇和周围人竭力的挽留,他以一句“科学家是有自己祖国的”,婉言谢绝了人们的好意,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赴浙大任教。虽然条件艰苦,但这并不影响他培养出像李政道、胡济民、程开甲、叶笃正等享誉海内外的优秀学生。

他,1956年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在那里,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让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60年代,他的真实名字就如同蒸发了一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与许多科学家、许多军人一起风餐露宿,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的一切。家人给他写信,只能写“某某信箱,王京同志收”。十七年,整整十七年,他的家人不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在干什么工作。

王淦昌(中)与程开甲(右)、吕敏(左)一起参加会议。(资料图)

他就是王淦昌,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而“两弹”研制成功,并没有使他的脚步停下。王淦昌仍然忙碌、仍然四处奔波、仍然在各个领域不断探索……

在和平利用原子能、自主建设核电站问题上,他坚持“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于是就有了秦山核电站;为了向大自然索取清洁而廉价能源,于是就有了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课题;为了占领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他与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上书,于是就有了“863”计划……

在王淦昌隐姓埋名的十七年中,他的家人只能从报纸上、从“号外”上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先后爆炸成功,却不知道他为此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作出了多大贡献。但王淦昌却觉得值得!

资料图。

家与国之间,看似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是统一的。天津港爆炸时消防战士那句“我爸就是你爸”,让我们体会到,所谓“大家”“小家”实则一体;九寨沟地震救援中的“最美逆行照”,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勇敢和无畏。

其实,那些战士们并非不畏惧死亡,但一家不圆万家圆,总要有人去履行保家卫国的责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天涯共此时,共赏这一轮明月。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滕瀚

编辑:火艺卉

编审:曲延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