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肩膀担当起新时代的强军重任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郝启荣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7-11-03 02:45

“强军,我们的重任。我们不担,谁担?我们不干,谁干?”面对新时代的强军重任,广大官兵信心满怀、激情似火,自我加压、自我驱动。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用铁肩膀担当起新时代的强军重任

——以新姿态扬帆新时代③

■郝启荣

强军!强军!这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肩上的如山重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规划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即“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实施这一战略布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就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担当起的强军重任。目标清晰、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迫切需要我们只争朝夕、不懈奋斗,迈步强军兴军新时代,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担起强军重任,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许多指挥员表达决心,“担起强军重任,就要更好地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指挥打仗,研透未来作战角色定位、行动样式,力求用今天的训练对接明天的战争”。很多基层官兵反映心声,“扛起强军重任,重要的是把单位建设成为思想亮堂堂、训练响当当、作风硬邦邦、安全稳当当的过硬连队”。

“强军,我们的重任。我们不担,谁担?我们不干,谁干?”面对新时代的强军重任,广大官兵信心满怀、激情似火,自我加压、自我驱动。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个人的前途命运,从来都与党、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历史启示我们,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没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没有世界一流军队作支撑,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伟大梦想就没有根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论经济实力,我国已稳坐世界“第二”的交椅,但军事实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还不相适应。按照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强军路线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军事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但是,必须看到,在当今世界,铸剑为犁还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担起强军责,实现强军梦,为民族复兴铸牢坚强后盾,任务光荣而艰巨。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强军重任。进入新时代,前辈军人把强军兴军的接力棒历史地交到新时代革命军人手中。赶上新时代就要奉献这个时代、不负这个时代。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铁肩膀担当起强军重任,才能无愧于前辈军人的牺牲奉献,无愧于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棋盘棋子”已基本布势到位,这并不代表能打仗、打胜仗能力同步跃升。体系重塑、结构重组、力量重构只是完成改革强军的“上篇文章”,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人民军队,还需做好固本开新、提质增效的“下篇文章”,真正实现由量变到质变、从塑形到强能的华丽转变。

强军之“强”,说到底是打赢能力强、战斗力强;重任之“重”,最根本的是确保一旦有事能上得去、拿得下、打得赢。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能不能担当起新时代的强军重任,衡量的标准不是其它,而是真正的战斗力;考量的尺子不是说得如何,而是战场做得如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只有深入推进练兵备战,盯着天下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认真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下大力解决好“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问题,才能为我军赢得胜利的砝码、奠定和平的基石。

新方位已经确立,新目标已经指明,新使命已经在肩,留给我们的只有奋斗!奋斗!再奋斗!只要每名官兵牢固树立实战、创新、体系、集约、融合等新理念,对知识来一次再丰富,对本事来一次再扩容,对能力来一次再升级,就一定能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强军重任。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强军兴军绝不会一片坦途、一蹴而就,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辛的努力。军队明天的样子源自你我今天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干劲、 一种锐气,勇于自我变革、自我重塑,中流击水、衔枚疾走,就一定能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