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烈士,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尊崇英烈,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
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建立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的公益诉讼制度、确立英烈纪念缅怀制度、设立健全英烈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制度……英烈保护法的一系列规定,表明了我们捍卫英烈尊严的鲜明价值导向,构筑起全面维护英烈权益的坚固“铜墙铁壁”,饱含着广大人民对英雄烈士的深切尊崇和缅怀。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我们相信,用法律武器肃清浊气、弘扬正义,让英烈精神融入血脉、常传常新,必将为推动强军兴军事业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凝聚起奋斗伟力,向全社会播撒崇敬英烈、学习英烈的强大正能量。
以法之名,以众之力,让英烈精神世代传承。英烈保护法颁布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中的部分英模烈士子女,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解读了对弘扬传承英烈精神、惩治亵渎英烈行为、确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等的理解。今天,让我们静静聆听他们的心声。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在烈士纪念碑前聆听故事。董 澄摄
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就读的部分英模烈士子女热议英烈保护法——
慎终追远,用法治筑牢心中丰碑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徐连宗 董澄
立凛然国法,弘英烈精神,扬民族正气。
连日来,英烈保护法中的句句条款如阵阵暖流,伴着紫金山麓的春风,正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就读的英模烈士子女们心底如潮涌动。
“爸爸,国家制定了专门法律保护英烈,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把您当作榜样!”
“爸爸,您的壮举将被全社会铭记,我永远为您骄傲!”
声声呼唤,殷殷深情。英模烈士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为国捐躯,他们最懂得英烈的伟大,也最期待社会对英烈的尊崇。
捍卫荣光,向亵渎英烈行为亮剑
“通过立法保护英雄烈士,既是对一些诋毁、丑化行为的当头棒喝,更是对社会正义的极大弘扬。”英烈保护法颁布后,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官兵研究解读,并将法律条款纳入教学内容。
从“解构”“质疑”英烈事迹到身着二战时期日本军服拍照传播,从攀爬英烈雕像到污损纪念设施等行为……教育中,学员们结合典型事例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严峻:“他们打着言论自由和质疑精神的幌子,大行篡改抹黑历史之实,其目的就是要搅动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削弱我们的民族气节!”
学员郝澄波的父亲在飞行事故中壮烈牺牲。“以前,看到网上的抹黑言论,我好几次都差点儿摔了手机……”谈到这里,郝澄波顿了一下,“现在,一旦发现亵渎英烈行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拿起法律武器,坚决对其起诉追责!”
学员韦舒怡的父亲韦昌进,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强忍剧痛把被弹片削落的眼球塞回眼眶,高喊“向我开炮”,引导炮兵击退敌军多次进攻。
“网上有人说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不符合物理常识,还有人说邱少云不可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春节回家,韦舒怡在和父亲聊天时,提起了网上肆意抹黑英烈的事件。
“胡扯!”韦舒怡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咬紧牙关的表情。可愤怒过后,父亲却只是久久地沉默。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暗流,这位孤身坚守阵地未曾后退的战斗英雄,竟感到了些许无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后,韦舒怡欣喜地给爸爸发了一条信息:“爸,党和国家在保护英烈荣誉,那些抹黑英雄的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