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四两拨千斤这样炼成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彭悦 刘红涛 魏宏涛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6-02 02:20

人才共育:

十余名现役军人+百余名预备役官兵的辐射效应

“这就是中心全部人员。”晌午饭点,嘹亮歌声中,杜佳指着食堂前整齐列队的十余名官兵向记者介绍,谈吐中显露自豪。

作为中心业务处参谋,中心的开拓者、建设者,杜佳对军民融合的感触颇深。在杜佳眼中,军民融合就像一个杠杆,十余名现役军人用它撬动百余名预备役官兵,这百余名预备役官兵都是无线电行业专业人员,他们又可以撬动更加广泛的资源,最终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实现“四两拨千斤”,有了杠杆还不够,关键得找到合适的支点,才能撬起军民融合发展这个国家战略的最大量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行业系统国防动员的潜能。人才共育,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支点。

人才共育,部队有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凝聚思想共识,牢固树立预备役部队“预备不后备”的观念,确保新锐战斗力快速生成。地方单位有意愿,依托部队进行教育,提高人员思想素质,培养员工综合能力。

结果,经过部队教育培训,参加重大演训,预备役官兵们思想、身体融入了军营,实现了不经战时动员、不经临战训练即可成军;回到地方后,地方单位普遍反映“人心凝聚了,队伍好带了”。中心内蒙古某机动大队队长、自治区无委办副主任刘兴志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军地实现了双赢”。

“博士、硕士,首先得是战士。”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是中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最大的共识。

资源共享:

20多次重大任务军地融为“一家人”

“军民融合,既从民到军,也从军到民,才能‘活’起来。”

如今,中心勤务汽车班班长张柯对中心领导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知。

某重大集训频谱保障、“和平使命-2014”上合军演、“9·3阅兵”、建军90周年阅兵、国际军事比赛、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逐一道来,中心参与的近20多次重大活动任务中,既有军队的也有地方的。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可以开发出来的无线电频谱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军民交叉共用,无线电领域,先天就有军民融合优势。不知觉间,军地之间不再“楚河汉界”分个一清二楚,而是揉碎了、嚼烂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家人”了。张柯最直观的感受是,现在中心“很忙”,地方上有什么活动,都会主动邀请去参加,深度参与,全程保障。

昔日,张柯和战友们都是登门造访;现在,军地之间有来有往。就像一个湖泊,湖水如果缺乏流动性,只进不出,湖泊就会决口;只出不进,湖泊就会干涸;不进也不出,死水一潭,湖水就会发黑变臭;唯有有进有出的湖泊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才是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现在,张柯和战友们有个朴素的愿望:希望逐渐理顺军地之间的体制机制,让这个“湖泊”的水循环能够再顺畅些。

“融合,既要靠感情维护,更需要机制牵引。”对接不只是靠“刷脸”,而更多靠“刷需求”的时候,军民融合生态系统才真正建立起来。

去年4月,军地双方在全军电磁频谱管理中心2017年大项任务协商推进会上,明确了在实战中检验区域电磁空间管控能力的方法路子。随着军民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官兵的愿望将会逐渐得以实现,军民融合这池水会更“活”、更“美”起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