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40年,中国当代军旅小说从“单兵作战”到气象万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朱向前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07 03:37

进入21世纪,军旅长篇小说佳作涌流,连绵不绝。军旅作家再次“突出重围”,以长篇小说的繁荣为标志,掀起了当代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它和“前十七年”以长篇小说为主体的两次浪潮形成了一种遥相呼应,而且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一种继承、拓展和超越;它和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体的第三次浪潮构成了一种对比与补充,而且从中短篇到长篇,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承续和深化。

“第四次浪潮”中出现的军旅小说作品,不仅可以在纵向的比较中显出新的特质,就是横向——置于当代文坛一流长篇行列中比较,也有相当一部分毫不逊色,它们在“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重大奖项中频频折桂或入围,足以证明社会和文坛的认可;军旅文学有了一支成熟稳定的长篇创作队伍,他们当时年龄多在40至50岁左右,正富于春秋,经验老到,处于创作旺盛期,并有可持续的发展后劲;以这批作家作品为辐射,他们编剧、改编或被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如《和平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士兵突击》等)热播不衰,充分显示了军旅长篇(作家)雄大深邃的“酵母”作用,和它们借助影视传媒成倍放大的幅面辽阔的覆盖力量,形成了新中国军旅文学史上最为缤纷多元、气象万千的雄浑景象。

继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之后,“新生代”军旅作家浮出水面,从业余走向专业,从青涩走向成熟,渐次成为了军旅文学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已经在当代文坛初露峥嵘。“新生代”军旅作家在成长之初缓解了新世纪军旅文学出现的“孤岛现象”,他们的创作成果大多体现在中短篇小说领域,数量可观,并在质量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新生代”军旅作家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这些作家再难复制前辈们深切的战争亲历和磅礴的集体疼痛,也因此,他们的创作更多的是从个体角度切入生活,显示出迥异于老一代军旅作家的叙事范式和美学风貌,这既显露出新世纪军旅文学与其承接的“新时期”军旅文学之间创作生态环境以及文学观念的代际差异,也彰显了“新生代”军旅作家在新世纪语境下试图构建独立美学追求的创新精神和自觉意识。

“新生代”军旅作家大多数有着广阔的文学视野、扎实的文学训练和一定的基层部队生活经验,各自从熟稔的军旅生活出发,营造属于自己的一方“营盘”,写下了一系列暗含个人成长经历、富有个性化叙事风格的小说。然而,当“新生代”军旅作家所描摹和绘制的“军营现实”进入到一种过于私语化的境地而无法寻求突破时,他们笔下的军旅生活的面目就显得稍嫌狭窄了。

作家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几年,在完成了最初的对军营生活的回顾之后,部分“新生代”军旅作家主动突围,密切跟踪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在更为广阔的军旅生活土壤中寻觅新的写作资源,他们的新作显示出主动向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等军旅核心价值的积极靠拢,并从中引发出独特的思考,建构起个人化的风格。

回望昨天,风雨兼程四十载;展望未来,追云逐梦八千里。在今天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军旅小说完全应该也更有可能为中国军队谱写出与时代同行的、辉映强军梦想的宏伟篇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