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陈赓将军为看《白毛女》坐窗台

来源:文汇报作者:江胜信责任编辑:吴昊
2015-12-10 14:21

(原标题 贺敬之:永远的延安)

从最初的诞生地延安开始,经太原、石家庄、广州、长沙、杭州等城市,新版歌剧《白毛女》于2015年12月5日来到上海。

70年来,这部红色经典薪火相传:王昆等是第一代“白毛女”,郭兰英等是第二代,彭丽媛等是第三代,如今,雷佳是第四代。红头绳儿、玉茭子面、褴褛衣衫、佃农、地主、披散的白发……这些与现代生活存有距离感的舞台符号,会将前辈们关于压迫和反抗、绝望和希望、逃生和新生的情感记忆再次拉近么?

对此,贺敬之既有担忧,更怀期待。他是《白毛女》剧本的主要执笔者,年过九旬,体弱多病,没能去延安观看新版《白毛女》首演。“现在有些年轻人,认为喜儿嫁给黄世仁不是蛮好的嘛,干嘛要反抗呢?他们对历史没有敬畏,不知道什么叫阶级压迫,什么叫‘三座大山’。今天的《白毛女》有责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因为腰伤,他斜靠在家中沙发上接受了《文汇报》的两度专访。延安和《白毛女》勾起了兴致,他总共和记者聊了5个多小时。

贺敬之站在《回延安》剪纸作品前

沙发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大红色的剪纸作品《回延安》。画面上,宝塔山巍然耸立,延河水静静流淌,还有那两句他呼唤过千遍万遍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延安,既在远方,也在眼前,还在心底,既可以眺望,也可以凝望,还可以守望。

她是精神圣地,使他成长为一名有着坚定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

她是灵感之源,在这里,他创作出了《南泥湾》《翻身道情》《白毛女》《回到延安》等经典之作;

她是故乡,她是母亲。一朝曾饮延河水,一世永为延安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