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新闻发言人谈"朋友圈"里的"军报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申进科责任编辑:吴昊
2015-12-31 07:54

“抓问题”的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2015年,在空军轰-6K飞机4次飞越第一岛链新闻发布中,次次深入战斗一线,打造了“战位传递空军声音”的新闻发布品牌。12月29日在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举行的2015年十大国际国内军事新闻推选发布活动说,“中国空军飞越第一岛链”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国将裁军30万”等,同获2015年十大国际国内军事新闻。

“战位传递空军声音”的说法,是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连俊义老师总结概括的。我的新闻作品集《碧野蓝天畅思录》《鹰击汶川》等,都是连总起的书名,都是由他题写的。

连总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造诣堪称一流,书法作品独具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12月27日的《解放军报》,刊载了他的书法作品《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来自老艺术家阎肃提出的“风花雪月”。

阎老提出的“风花雪月”,是当代革命军人的“风花雪月”,是强军文化的“风花雪月”。两个月前,连总还为阎肃外宣纪念封题写了大标题。连总对我说,阎老是“国宝”,做这事责无旁贷。

连总无论是在军报军事部、总编室、画报部、网络部,还是在报社领导岗位上,都擅长“起标题”“抓问题”“写点评”。一个时期,军报“部队新闻”版上“框新闻”的“点评三两句”,都出自连总之手,句句都是大白话,句句说得通俗易懂、入木三分。军报一版刊发我写的消息《珍视健康也是为事业》《一“网”拉近小散远》,都是连总值夜班时改定的标题。有的“笔杆子”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连总却擅长把深奥问题说得“大众化”。连总这般功夫用在我们的新闻发布上,就是要精准定位、一语中的。

一语中的需要“抓问题”。“‘抓问题’的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通联部原主任柴全经、闫金久和通联部主任刘明学,经常这样教导我。那些年,《你是谁提拔起来的?》《解放军同志,请到前面来!》《“水涨”看“船高”》,都是闫金久主任一句句口述出来的;《学好辩证法 带兵讲方法》《“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讲正气贵在实践》,都是刘明学主任一句句口述出来的。他们“口述新闻”的功夫,都是当一线记者时练就的。

军事记者中的“好记者”,应当是好的“战地记者”。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闫金久主任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带着我采写了多篇内参报道,探索积累了采写“战地内参”的经验。这些年,我采写刊发的内参报道,有不少是他具体指导的。“内参报道既要抓宏观问题,也要抓具体问题,但都要深入一线研究问题。”

擅长“抓问题”的老一代“军报人”,大都是“战士”出身,但他们的真功夫、硬功夫、实功夫,值得我们这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们好好学习。新闻人不能只看学历高低,关键是看治学精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