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记者揭秘“东方之星”救援行动中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来源:“军旗飘飘”微信公众号作者:双剑责任编辑:康哲
2016-06-01 13:05

又是6月1日。

没错,去年,就是6月1日,21时30分。

不觉已一年。这一年,对于天津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女儿——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中遇难的、年仅3岁的小姑娘月月(化名)。

作为当时一直坚守在救援最核心区域、亲历救援全程的军事记者,我前几天收到曾参与救援的驻鄂某部一封邀请函,请我给基层官兵讲一讲救援中的一些事,一来缅怀在事件中罹难的同胞,二来教育部队发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

拿到信函,一年前那段让人撕心裂肺的手机通话又一字不漏地在耳边回响:

“谢谢你们帮我找到月月,谢谢你们救她出来,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对不起……阿姨……对不起,我们没能救活她……”

“月月走了,我们全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她完完整整出水时的样子,可惜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是你帮我们做到了,我在电话这头给您鞠躬了……”

“阿姨,您千万别……如果您不嫌弃,从今天起,我和我的战友都是您的孩子,您就是我们的妈妈……”

这段通话,发生在救援结束、部队回撤那天下午。电话那头,是小月月的妈妈;电话这头,有陆军某舟桥旅副政委薛政、我,以及同月月母亲通话的该旅二营八连战士柴毛毛。

柴毛毛是一名普通的广西籍战士,说话轻轻的,这个腼腆少语的战士从6月4日晚上开始,持续工作了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

柴毛毛和大部分80后、90后战友一样,第一次执行这项特殊的任务——搜寻和护送遇难者遗体,这也是他们首次直面生死场景。

他告诉我,登船搜救那晚,他最先发现遇难的3岁小姑娘,虽然小孩很轻,但他还是赶忙叫来其他3名战友,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出舱外。他们轻轻地抱、轻轻地放、轻轻地离开。他们不停地告诉自己,孩子只是睡着了,不要惊动她……

那晚,夜色如墨、江风凛冽。薛副政委一个人坐在小月月旁边,一根又一根地抽烟。事后采访时,他对我说:“我也是个爸爸,家里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江上的夜太黑,我怕她会孤单,怕她会害怕,就坐下来陪陪她……”说这些话时,七尺男儿泪如泉涌,悲痛万分。

“你们害怕吗?”在救援现场,我问战士们。

“一开始也怕,我们就不停地告诉自己,遇难的乘客,都是我们的亲人。这样,就不怎么怕了……”战士们回答。

对于这些战士而言,他们寻找和保护的不仅是遇难者的遗体,还有尊严。

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尽情释放对人民群众的大爱真情,诠释的是我人民军队的人民属性!他们身上所迸发出来的,不仅仅是人民子弟兵的奉献精神,更是灾难面前可贵的人性光辉!!

今天是儿童的节日,我并非故意要重提这么沉重的话题。而是从救援一线回来的这一年,这些场景时常在我眼前浮现,这些话时常在我耳边回响。我深深感受到,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子弟兵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那份深情从来都没有半点变淡。

柴毛毛还不满20岁,在父母眼中,他也还只是个孩子。可就是这些孩子,在面对困难、面对危险、面对生死的时候,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希望能多救出一位幸存者,希望别丢下一位遇难者。

我亲眼看到,两名战士抬着一位遇难者走出船舱,走着走着,“哐当”一声,前面的战士两腿一软跪倒在地。他实在是太累了。

我亲眼看到,在一片狼藉的船舱里,战士们用锹、用镐、用手,打开舱门、搬开床架、扯断电线,身上、手上到处是划破的伤口,顾不上包扎,又继续战斗。

我亲眼看到,一名战士右脚踩中铁钉,被指挥员强行赶下船,要送到县城打“破伤风”,战士眼含热泪央求道:“再等一等,让我救完了再去吧!”

我亲眼看到,从第一位成功获救的65岁老人朱红美,到最后一位被发现的遇难者,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一直坚守客轮翻沉处,小心翼翼地从潜水员手中接过、抱起,仔细地检测生命体征、洗消,以至于不少人手背处和甲板摩擦得渗出鲜血。

我甚至看到,身着防护服登船搜救的战士们,一天一夜未曾合眼,更无法“解放”手脚,小便都失禁在衣服内。

……

“和失去亲人相比,大家所做的可能微不足道,但参与救援的官兵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一名地方媒体单位的女记者曾哭着对我说。是啊,参与救援的多是稚气未脱的小战士,武汉总医院派出的相当一部分是还未结婚的小护士,哪里曾见过那样的惨烈场面?

随着救援时间的推进,特别是经过江水长时间浸泡,遇难者遗体一碰就会损伤,部队领导在战前动员时反复说: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遇难的同胞就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就是我们的叔伯长辈、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遗体不被人为破坏!就这样,救援官兵无一人退却,无一丝不愿,把遇难者一个一个抱出船舱,抬上岸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