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绷紧保密的弦,小心微信成了“听风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宗禾君 魏岳江责任编辑:侯卧松
2017-01-02 11:12

微信交流,“保密”二字要常记

融媒体时代,打开了我国军地“闭门开会”、发文件、打电话政务军务办公的大门,为网民、官兵参政议政,官民官兵互动提供了新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已经提出,要把微信朋友圈、微博作为舆论宣传主阵地,向群众宣讲国家政策、答疑释惑、排忧解难。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网络和微信空间亦是如此。通过网络与微信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把安全与防泄密放在首位。

在使用互联网和微信进行工作交流、政务公开、网上参政议政时,政府官员要做到“该公开的要说,不该公开的不要说”,尤其是涉及国家、商业机密的信息,决不能随意透漏。

政府部门建立微信群,最好采用单位编码、机构代码作为代称,最好不写真实名字,选择地域为“其他”。这样,既适应工作需要,也能保护好个人隐私。公开性的通知、指示可以在微信群内公布,不便于公开的通知还是采取原来的办法——发机要件或通知下属单位来领取。一定要将保密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朋友圈晒状态,“泄密”事不能做

近年来,个人隐私泄漏、网络诈骗等现象频频出现。84%的网民表示,自己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收集、转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暴露个人隐私的一大隐患。从“才艺比武”到“公益之星”再到“五四青年”,各式各样的拉票活动已经占领微信朋友圈。朋友圈的活动多了,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量的增多,还带来了“泄密”风险的增加。

 

有的政府机关、官兵在营区内照相,将涉密装备、设施和资料等当作背景一一摄入镜头;有些工作照、资料照不仅有涉密场景,还配有部队活动动向的文字说明;新装备列装部队,有的官兵感到新鲜,总想拍照合影,殊不知,一旦这些照片上传网络、发到微信朋友圈,都会造成泄密。

微信是“间谍”搜集情报的新领域。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国家安全机关组织实施“南粤行动”,相继侦破了“大山里”的“听风者”、船厂“谍影”、营区里的“伪装者”等间谍案件。从这些间谍案件来看,微信在境外间谍机构策反、窃取情报的活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管什么时候,面对泥沙俱下的互联网,战友们都要抵制诱惑、时刻保持警惕,做到安全用网、谨防泄密。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在不知不觉间泄密。那样不仅给党和国家带来极大损害,也会给自身带来莫大的伤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