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说起:这其实是个悲伤的故事

来源:第一军情微信公众号作者:进击的熊爸爸责任编辑:侯卧松
2017-02-04 18:05

“意大利炮”一炮成名折射抗战时期中国火力的极度劣势

小说《亮剑》一直被业内评价为较真实地还原了八路军敌后抗战的历史,但实际上跟史实也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小说中说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晋西北作战,可实际上八路军129师386旅,地盘应该在太行山脉的河北山西交界处,属于晋东地区。这一地区面朝平原背靠太行山,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所以一直是敌我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当时,日军采取铁壁合围战术,以沿着公路铁道线修建了的大量炮楼对这一区域进行封锁控制,而八路军要打破封锁则必须得拔掉炮楼。

侵华日军炮楼的防炮能力其实不强!

炮楼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常常采用的堡垒建筑,一般采用两层的水泥砖木结构,实际上防护能力很差,大部分仅仅可以抗击普通枪弹的攻击,而用火炮则可以轻松攻克。这样的防御,放在二战中任何一支中等强国的军队面前,就是“送上门的菜”。但可惜的是,由于八路军的火炮极度匮乏,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因炮楼封锁而陷入被动。

当时,如果八路军哪个团有一门火炮,那就能在突破封锁中极大减少伤亡,成为八路军中的头等主力。《亮剑》中李云龙自称“富得流油”,敢叫板上级并敢打平安县城,很大程度上依仗的资本就是这门火炮。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八路军火炮的匮乏程度。

火炮是战争中必备的武器,二战中一次出动数千乃至上万门以上火炮的战役司空见惯。然而在中国战场上,不仅仅是在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整个中国军队的火炮也缺少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整编预备炮兵部队,发现全国可用于野战的火炮仅有456门,而实际上,能够发挥作用的火炮数量长期仅仅维持在两百门左右,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自然相形见绌。曾经有这样两段关于中国军队使用“意大利”炮的记录,其中一段是1944年日军进攻洛阳,国民党第一战区炮团的一个营在洛阳坚守10余天后撤退时因日军袭击和道路原因把12门“意大利炮”遗失,结果因丢失贵重的火炮,炮兵营长被押解到重庆军事法庭判刑。而另一次则是一位叫做白修德的美国记者在1944年湖南战场的战地记录,他写道,“当发起进攻时,他们(中国军队)得到了2门大炮负责支援,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生产的75毫米炮。只有200发炮弹,所以用起炮弹来好像一个守财奴数金币一样。中国士兵步行上山,死在太阳里,他们没有掩护,没有空军、大炮。8月底,日军发动进攻,5天后,这支中国军队完全消失了”。根据上面两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火炮在中国军队的匮乏程度,一个战区火炮能力甚至不如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军区炮火能力还不如日军1个大队。由于火炮数量与日军差距巨大导致战场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所以中国军人在抗战战场上往往只能付出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以视死如归的勇敢迎着炮火冲锋或者在猛烈的炮火下坚守成了无数战斗中最常态的画面,以至于我们今天国歌中都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样的歌词。然而,血肉和鲜血在与炸药和弹片的对抗中是要付出大的多的代价的。我们翻阅抗战史发现,几乎每一场战役,中国死伤都要远远大于日军。可以说,整个抗战史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的历史,这种悲壮、落后及痛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