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将军敢言战,乃国之幸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云俊德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07 09:05

中国不怕忧患,中国人需要尚武精神

在去年年初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阶段,王洪光委员发表数篇辣评。

绝大多数网友对他表示支持。某网站留言摘录如下:

“这话说得好!有尊严!有勇气!”

“军人有武威才能震慑敌人。”

“给一万个赞!这话听着爽,够爷们!”

“霸气!中国人要的就是这种自信!”

“厉害了我的哥!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如果祖国需要我,我随时待命!”

“纳税人的钱给这样的军人值得。”

“真的很盼望湾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流浪在外会让那些野孩子教坏的。”

“现在就需要这样有骨气的将军。”

“这才是军人该说的话。”

“愿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为将军点赞,国家的完整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军人就应该有血性,该出手时就出手!”

“说得好,有劲儿,表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定信心,收复台湾,统一祖国!”

笔者一度悲观地认为,随着和平日久,整个社会的“尚武精神”有所淡化,有些人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缺少忧患意识,长此以往将正气不张。

但是,看到这些评论后,心里也就坦然了。中国人的血性什么时候也没有丢过!

自古以来,中国不怕忧患,也不怕危机,唯独怕失掉尚武精神。周边纷纷扰扰,我们要更加团结;祖国尚未统一,我辈须自强不息。

前不久,解放军报曾刊发徐焰的署名文章《修金字塔的民族今何在》。文中谈到,人类古代文明的代表有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迹、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还有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华夏大地上虽然有不少次改朝换代,却是唯一文明传承未中断的古国,民族基因血统延续。其他三个文明发源地,却都出现了原有文化消失甚至种族灭绝的悲剧。原因何在?

文章说,尼罗河流域的富饶土地和农耕文明,很难保持尚武传统,享乐之风却愈演愈烈。法老因迷信死后的生活将时间更长,大修金字塔这样的“面子工程”和“享受工程”(为阴间享受),武士阶层也不注重习武。公元前1400年埃及人口达到420万人,可能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商朝人口估计还不及此数),愿意当兵的人却越来越少,只好从现在的北非和东非黑人区大量招募异族雇佣兵。

近代中国被外来列强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洋务运动后的维新人士如康有为等人通过读埃及史,都感到惊心动魄。“埃及灭,印度亡,犹太遗民散四方”的歌声,如警世洪钟一般呼唤国人须以变法来强国强军,以防亡国灭种之祸在神州大地重演。

当然,弘扬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把“军事建设列为中心”,而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凝聚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当民族尚武精神与军人地位提升被提到一个新高度之后,当军民团结如一人,当国人的意志与智慧都凝聚在一起之时,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