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他们“为人民扫雷”

来源: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作者:杨鸿春 穆晓飞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09 15:15

为边疆人民取“幸福经”

田蓬雷场验收移交仪式

出富宁县城往南约60公里,就到了边境小镇田蓬,全镇百姓深受雷害,苦不堪言,著名的“87个人78条腿”的沙仁寨就在这里,寨子附近的山上便是约1.9平方公里的雷场。

岁月流逝,当年寨子里87名因雷致残的乡亲,如今只剩下3人,地雷造成的伤害成了村民心灵上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心灵上的伤害更是远远超过了肢体上受到的摧残。扫雷队的官兵大都听过“87个人78条腿”的故事,来到这个当年饱受雷患伤害的寨子,面对这些伤残的孤弱村民,官兵艰难的收起了同情的泪水,把誓死也要扫尽雷患的决心留在了雷场之上。

浓雾笼罩的老沙仁寨雷场,正在进行扫雷作业的分队长白江在半山腰的灌木丛中发现一枚绊发雷,经验丰富的副队长路穆道凭经验识别出了这是诡计雷,认定雷坑下还有压发雷。通过探排在雷坑下排出呈三角排列的3枚塑料壳压发雷。打开这3枚体型很小的地雷,里面的雷管依然崭新发亮,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扫雷是和平时期最具危险性、挑战性的一项任务,“炸我也就一条腿,炸你可就全没了……”电影《集结号》里,老兵谷子地冒着生命危险为踩到地雷的赵二斗排雷,最终化解了险情。电影里的情节,同样真实地发生在三队排雷官兵身上。一次,战士马红宝沿着爆破扫雷开辟的安全通道,走进了雷场。“嘀嘀嘀……”他刚把探雷器靠近地面,探雷器便不停地发出蜂鸣声。他定睛一看,一颗引信裸露的地雷距双脚不足10厘米,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一旁的队长蒋俊峰见状,立即命令马红宝撤至安全区域,自己用手轻刨泥土,小心翼翼地托起地雷,尔后打开后盖,去掉引信。危险最终化解,两人长吁一口气。

“排雷犹如同死神打交道,一旦踏入雷场,就等于一只脚踏在人生道,一只脚踩在鬼门关。”副队长路穆道也说,扫雷是个细活,全凭小心谨慎,来不得半点马虎。

“遭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次杨正海与肖明友在扫雷作业中执行爆破任务,几次按下起爆器都不见有反应,两人心中不禁咯噔一下。由于不明情况,杨正海不得不穿好防护装具,沿着200多米的导电线小心仔细的向前检查。在100多米靠近爆破筒处,杨正海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哪了,前几次爆破引起的震动不小,使得有几处山石松动,不时滚落下来的石块刚好砸断了导电线,只有重新接上才可以再次进行爆破。

“不好,塌方了。”正当杨正海取出接线工具准备接导电线时,突然上方听到一阵响动,抬头一看,刚好上方又有滚石落下,照石头滚下来的速度,他根本来不及跑,慌乱之间刚好看到旁边有处凹进去的石缝,便急中生智就滚了进去,险之又险的避过了随之而来的石流。

一分钟后,蹋方而下的石流停止了滚落,杨正海拍了拍身上的石灰,慢慢爬出石缝,后背的衣服悄然间已经湿了个透,远处哭喊着跑来找寻杨正海的几人紧紧的抱住他,一种劫后余生的惊险让大家紧张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雷场就是战场,排雷就是战斗,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危机重重,步步惊心,时刻都在考验着大家的神经。”殷炳汉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雷场都是山高坡陡,有的根本没有路,地雷种类杂、数量多,这些地雷在泥土里掩埋了30多年,仍然处在战斗状态。从雷场里搜排出的许多手榴弹和木壳地雷,木柄、木壳已经朽烂,可拉线、引信等装置完好无损,稍不小心即会引发爆炸。

芭蕉塘,一个颇有诗意的地名。这里山丘起伏,遍地牧草,但附近村民无人敢来放牧,因为里面埋了太多地雷。位于芭蕉塘的火石坪山雷场,山势陡峭,地雷密布,是扫雷难度最大的地点之一。

第一次上雷场时,李书明便是和战友闯进这片“死亡地带”进行人工搜排。之前,火石坪山大部分的植被被扫雷爆破筒一扫而光。目之所及,怪石裸露的山体上已是一片焦土,一条运送炸药开辟出来的小路从山脚较缓一侧蜿蜒而上,正面和另一侧的陡坡连同山梁上都有地雷。

进入雷场,李书明的手一直在抖个不停,慢慢平息情绪后便小心的拿起了探雷器,刚刚移动了一下探雷器,便听到了报警声,好不容易静下来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李书明一时紧张得满头大汗。正当李书明缓口气准备按照操作步骤排除地雷时,随队作业的分队长文万银突然喊到:“别动,再用探雷器探探周围,小心有诡计雷。”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随着探雷器移动,在左前方和右前方分别响起了警报声,李书明脊背一阵发凉,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慢慢调整好呼吸,他便小心翼翼的在探雷器发出警报的地方作好了标记,拿起排雷工具准备弯下身子开始排除,结果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拿起探器往外探了一圈,结果探雷器在正前方位置又响了起来,这一下让李书明傻眼了,还真不出所料,这么罕见诡异的“◇”诡计雷都能让他给遇到,紧张之余不免暗叹一声自己真是够“幸运”的。

“不要慌,先轻轻的去除伪装层。”在文万银的指导下,李书明一步步按照排雷步骤慢慢操作。当他小心翼翼的扒开伪装层,顿时两枚防步兵地雷和两枚绊发雷钻了出来,成对交叉排列,虽然埋进土里已30多年,但依然让人胆战心惊,如果不是发现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扫雷三队作业的地方,大多名叫沙仁寨、冒火山、狮子山、土地堡……有战士戏称:这都是些《西游记》中的地名,其环境艰苦可见一斑。副教导员李齐标笑着说,“《西游记》讲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我们扫雷也是‘取经’,只不过我们是上雷场为边疆人民取‘幸福经’。”

为了青山苍翠、大地春回,更为了边疆发展、人民幸福!扫雷官兵不畏苦累、不畏生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份和平的承诺。恍惚间,南疆大地,青山之上,悦耳的“和平之声”响了起来。

(照片由殷炳汉、黄巧、王荣森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