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七连”和27座界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飞 欧阳治民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20 11:29

“有子弟兵在,我们心里真踏实”

21日下午,记者偶遇八里河村村民、75岁的周大梅大妈,只见她左蹬一只“解放鞋”、右踩一只棉鞋,提起一把锄头准备下地,走路一瘸一拐。

那年,周大妈的左脚不幸被地雷炸伤,从此上下山只能拄着锄头当拐棍使。2年前,她的儿子因病去世,儿媳也不辞而别,撇下年仅9岁的孙女,加之老伴疾病缠身,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磕磕绊绊”。

不幸中也有“万幸”。这几年,每到农忙时节,官兵会轮流来她家帮忙,还给大妈捎些慰问品。

记者随排长徐磊来到周大妈家,徐排长塞给她400元钱,“要开学了,给您孙女买学习用品。”徐磊说,边关稳固离不开百姓的同心共守,我们定期组织“一元献爱心”活动,但村里人“人穷志坚”,要想帮他们办点事,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

官兵巡逻至281号界碑合影 王永青摄 

晚饭前,记者跟随徐排长来到村民王开学家中。战乱时,其父被地雷炸死,他和家人在山洞中躲避4个月,部队为他们送衣送物。如今,他已成为一名界务员,协助连队开展边境管控。

“有子弟兵在,我们心里真踏实!”王开学说,1年前,他的弟弟在村口遭遇车祸,多亏连队卫生员及时抢救治疗……如今,硝烟已然散去,他和乡亲们仍在“钢七连”的守护中。

王开学还讲起了连队老兵、“帐篷小学”校长周真国的故事。当年,村里唯一的学校被炸毁,是解放军搭起帐篷当教室,派人给孩子们上课;后来大部队撤走了,经上级批准周真国留在了“钢七连”,他还义务当起“帐篷小学”校长,一干就是16年。

笑容朴实、待人真诚的王开学说:“和平来之不易!在边疆种玉米,也是为边境的繁荣稳定尽一份薄力。”

每年12月1日,村民一大早便将煮好的鸡蛋、缝制的苗族香包,送给连队即将退伍的战士们……多少年过去,这已然成为村里的“特殊”传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