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路上,我们更需要这份共产党员的良知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樊怀乾、徐叶青、高志文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29 09:14

2

不当“收发室”,要当问题的“终点站”。我对群众爱有几分,群众对党的信仰就增几成

“好汉不愿干、孬汉干不了。”这是不少人对信访干部的评价。有人劝我,别尽想当“救世主”,这些问题应付应付得了,他们又不是你爹你娘、你兄你弟!

我说:他们就是我爹我娘、我兄我弟!人家反驳我:你爹你娘、你兄你弟咋还咬你打你呢?我笑了,锅碰瓢、碗碰勺,化解矛盾正是我的职责所在!

我右手大拇指至今还有一处咬痕,这是一名来访妇女咬的,当时鲜血直流。我也质疑过自己这么干图个啥,可当她一家子在问题合理解决后连说“感谢党、感谢部队”时,我心里乐开了花。群众利益无小事,我对群众爱有几分,群众对党的信仰就增几成。我不能当“收发室”,要当问题的“终点站”,推三阻四,问题越积越重,他们就会去骂党。而要解决这些,就需要我怀着深厚感情,付出极大努力,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问题当成自己的家事。

图为全忠到陆军总医院看望百岁老红军杨德千 张国平摄

其实,我有点洁癖。在一名上访户搭的“上访棚”里和他一起吃饭,吃着溅有他唾沫的饭菜时,我也皱过眉头,但还是硬咽下去。后来,组织上补偿5000元钱就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他告诉我,要的不是钱,是公正和情感。

隆冬的京郊,我走在街上,身上没有一丝寒意,心里反而温暖如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在党言党、替党分忧不能唱高调,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为党做事,赢得人心才能赢得信任。对党的信仰,走群众路线,其实就在自己的情感之中,不在口号之中。

几年前,一名战士在部队患了精神疾病,退伍时担心回去不好找对象,主动放弃了伤残证的办理。没想到回家后病情越来越重,打伤了父母,点火烧掉了自家和邻居的房子,欠下了一大堆债,全家生活难以为继。为了重新取得伤残证,全家开始了上访。

退伍多年以后补办伤残证,面临着诸多政策限制,协调难度特别大。生硬套用政策,这类上访可以不予受理,随之而来的将是这一家人的苦难加深,甚至生离死别。奔波于多个省市,协调了多个军队部门,当一张来之不易的伤残证送到他们手中时,纯朴的老父老母说不出动人的感谢之词,只是紧紧握着我的手,泪如雨下。

帮他们擦干泪水,我感到胸口一阵发悸。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如果他们是我的亲生父母,如果这名战士是自己的亲兄弟,我们会作何感想?人民是天,人民是父母,我不能忘了党的性质宗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