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军旅诗歌应如何直面时代变革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18 09:57

在文体自觉中创新艺术表达

傅 强:诗歌对语言和形式美感的要求相较于其他文体都更加苛刻。考察当下的军旅诗歌创作,部分作品语言粗糙、激情泛滥、空喊口号、诗味寡淡的问题较为突出。不追求意境的营造,缺少艺术加工、表达过于直白,使得军旅诗歌数量虽多,但精品佳作匮乏。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久辛:当下诗歌创作质量不高,互相模仿,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解决这一问题还要遵循诗歌创作的规律。一是要按照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的逻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诗歌创作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就表现在语言的心灵化的表达上,是人的心灵感受世界后对语言的选择、运用与自由的表达。诗歌表达要求形象新奇、角度刁钻、语言精准,要求精神的高度与艺术的难度和语言的精准度的“三度合一”,这的确是很难的。而唯其难才高贵,诗歌的高贵不是天生的,那是长久的积淀涵泳而成的。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军旅诗歌是明珠放出的光芒。不难,怎么放光芒?

张志忠:精品佳作历来都是少数,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古代的经典作品,那都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慢慢积淀累积起来的。当下的问题在于写作的随意、知识的薄弱、修辞的缺乏以及人生的感悟不够。陆游曾经说过:“汝欲学写诗,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的功夫可谓包罗万象,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训练息息相关,尤其是与心理情感的积淀和瞬间点滴的灵感捕捉都不无关系。诗人的综合素质、学养也亟待提升。

傅 强:当代军旅诗应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主流方阵。在以白话新诗为创作主潮的当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军旅诗歌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诗学理论和修辞技巧。尤其是年轻一代军旅诗人的文体自觉性显著提高,突出地表现在对诗歌语言形式的探索方面,但也造成了诗的“隔”的问题。在您看来,如何处理好军旅诗歌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刘立云:我曾经做过统计,有22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曾创作有相当分量的战争诗。如艾略特、埃利蒂斯、萨克斯和塞弗尔特等,还是以战争题材诗获奖的。因此,军旅诗向西方学习,是应该的,也是完全必要的。当然,要防止全盘照搬,食洋不化。最佳的状态,是结合自己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对中国传统军旅诗和西方同类作品,兼收并蓄,让自己的创作得以均衡发展。

王久辛:向国外优秀的诗歌学习,千万不能一知半解,一定要“化”开。所谓“化”,就是要把人家的前世今生与前因后果搞清楚。“隔”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化”开导致的。学习我们自己祖先创造的经典诗文的时候,也存在“化”的问题。对古汉语的“隔”与对古代历史的“隔”,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吸收。如果只是凭着一行一行翻译过来的“二手货”,单一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解读西方的诗歌,就难免发生歧义。更别说要借鉴外国诗人的方法去创作了。

刘笑伟:诗是诗人用生命在吟唱历史。在强调思想性时,一定要有“历史的个体感”。越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越需要“感时花溅泪”般的个体生命体验,只有这样,诗才不会流于直白,流于空洞,流于口号。在强调艺术性时,一定要有“个体的历史感”。脱离时代的呐喊,只能是喃喃自语;远离生活的激情,只能是无病呻吟。没有艺术性,诗很可能滑向打油诗;没有思想性,诗也只能是纸草、塑料花,不可能有生机和活力。优秀的军旅诗人,就是要在这种“险路”上达到“优美的平衡”,在“戴着镣铐”的同时,跳出优美的“生命舞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