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空中遇险的歼-15飞行员,就在我的朋友圈

来源:“当代海军”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21 17:03

如果不是撞鸟的新闻,我差点忘了朋友圈里还有个叫袁伟的飞行员。

那是2016年7月,为了采访张超烈士的新闻,在渤海湾畔的军营里,我和袁伟等歼-15舰载机飞行员有过一面之缘。

袁伟(右)

袁伟和张超是同一批选拔进舰载机部队的,那年,张超29岁,袁伟30岁。渤海湾的冬天让这两个湖南老乡冻得够呛。两人穿着借来的毛坎肩躲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用跳绳绕着脖子和手掌,训练“细腻的油门手感”……

后来,张超牺牲了,袁伟就成了“D班”最年轻的飞行员。

我仍然记得采访的那个下午:艾群拿着张超送的小电筒,念叨着“将来着舰时要带上它”;曹先建还躺在北京的病房里(2016年4月遭遇空中特情跳伞后负伤),进行着漫长的康复训练;王勇在宿舍的黑板上写了一段话,默默勉励着自己。

王勇写在黑板上的字。

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也是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倔强前行的岁月。

2016年8月中旬,袁伟、艾群等“D班”战友驾驶歼-15战斗机成功阻拦着舰。

2017年5月30日,曹先建在重伤住院419天后,驾驶歼-15战机成功阻拦着舰。

2017年7月,袁伟驾驶的战机遭遇空中撞鸟左发失火的特情,最终成功挽救战机并平稳降落。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这些飞行员配得上这句话。

艾群带着张超的小电筒着舰。

2016年那次采访,我还拍到了下面这张照片。

从左至右分别是曹先建、艾群、袁伟、张超。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袁伟说的一段话:

“如果当时是我登上117号战机,那牺牲的就不是张超而是我。我们是这个国家航母舰载机事业的探索者,注定要承受这些意外和牺牲,我不知道下一次着舰是否平安,我只知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这张照片和这段话,让我的胸口一阵阵发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