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闭上了,“中国天眼”睁开了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龚琪 王登科责任编辑:董玥
2017-10-12 14:09

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天眼”汇聚的光芒是燃烧的精神火焰

诗人顾城曾经留下这样的诗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世界本给南仁东老人准备了“钱”途无量的未来,但是他却选择在中国一个偏僻遥远的山村中,点燃一捧光耀世界的精神火焰。

放弃了三百倍的工资,躬身于14亿人的事业,这笔账,别人说他太傻,但是他却用毕生来坚守自己的选择。为了给“天眼”找到最满意的安置地点,他放弃了日本300倍高薪的顶级科学家职位,衣着简朴、手持竹竿开始在西南苗寨大山里翻山越岭寒暑不息地探索,喝浑水、吃冷干粮,踏破铁鞋,踏遍了上百个窝凼,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池,亲手摩挲过几百个“坑”,终于为”天眼”找到了它的安身之地。22年的风雨兼程,终于成就了今日全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献身科学,是南仁东先生留给世界的动力之火。

奉献与坚守中蕴含感动之火,一往无前中淬炼无畏之躯。这一捧献身科学的动力之火所折射出的伟大精神,将永远地激励国人一往无前的灵魂。正如中国国家天文台深切缅怀南仁东先生的讣告上所说:“南仁东先生一生朴素宽厚,淡泊名利,待人诚恳,胸怀全局,鞠躬尽瘁。”这位老人不仅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是中国骄傲!

长风破浪会有时——这“天眼”憧憬的风景是腾飞的未来中国

FAST奠基时,南仁东老先生动情地写下,“北筑鸟巢迎圣火,南修窝凼落星辰”。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将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宇宙”长伴。

2017年是令人悲痛的一年,数学泰斗吴文俊、哲学大师周有光、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加之南仁东老师,一位又一位闪耀的星辰陨落远去, 但是他们生前为这个国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将一如既往地推动着中国奔弛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他们传承下的精神财富,这种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着,将永远地激励着后辈青年。在一批批大师远去的当下,于国有幸的是,新一代的国之栋梁正在抽芽拔高,国防科技大学的博士汤俊,27岁斩获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最高奖——威廉史密斯科学奖;80后博士杨璐菡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解决猪器官移植到人体世界性难题;仅有23岁的刘明侦博士,成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顶尖学者,正在接棒传承老一辈大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在他们上下求索的身影中,中国的未来正在茁壮成长;在他们头脑风暴的思索中,中国的蓝图正在写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