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载:“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古代战场上,三军将士以军旗为令,同甘苦、共进退,军旗之下乃是最高统帅,军旗所指就是军队剑锋所向。军旗,彰显出一支军队的形象士气,展现着将士们的勇武之姿。军旗猎猎,所向披靡;军旗不整,一溃千里。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信仰坚定、素质过硬、英勇顽强、品行端正的优秀指挥员就是官兵眼中最鲜明的旗帜。在井冈山上,朱德同志穿草鞋、戴斗笠,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自制扁担送粮食;在林海雪原中,杨靖宇将军靠吃树皮棉絮支撑,与日寇周旋,誓死不降……一位位革命前辈用实际行动立身为旗,展现出我军指挥员官兵一致、冲锋在前的样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来到位于戈壁之中、为祖国边疆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这支部队工作。20余年来,每一次赴野外执行任务,无论是爬雪山、翻达坂,还是穿越沙漠戈壁,在危险关头、在艰难时刻,我总能看到党员领导干部干在实处、冲在前面。
2002年5月,我部奉命千里机动,赴高原执行任务。沿途要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路上“敌”情不断、险象环生。当车队行至海拔4800多米的甜水海兵站时,天气骤变,一时间雨雪交加。两辆主装备车突然陷入一米多深的泥潭。救援无助后,车队陷入了困境。这时,带队领导王国富干脆带着车队官兵徒手挖淤泥,经过两天两夜奋战,终于将受困车辆挖出。而王国富因体力严重透支发起了高烧。为了不给队伍拖后腿,保证车队按时到达集结地点,王国富拒绝留在兵站休养,带领车队再次上路,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是因为它让我认识到,领导干部是官兵的样子,有什么样的干部就能带出怎么样的兵。当上主官以后,我常常思考:当我对官兵提要求、作指示的时候,官兵们会打心眼里认同吗?当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战士们愿意跟我上吗?我相信,只要我立起样子、做出表率,战士们就会信任我、跟我上。
一次,我带队参加军区多兵种联合演习,在演习正式展开前的一次检查评估中,我部多个课目被评定为不合格,受到上级批评,同志们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作为主官,我们不仅为大家做好思想引导,在训练中也比别人更拼命,队员们每天跑5000米,我们就早晚加练跑8000米……在主官的带领下,官兵们很快重新找回信心,训练热情高涨。随后的演习中,我部以优秀的成绩受到上级表彰。经过一次次这样的历练,一批敢打敢拼的优秀指挥员从我们这支部队走出。
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在南疆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官兵们不怕吃苦、不惧战斗?”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指挥员同官兵们一块吃苦,并肩作战,用行动感染着官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树起领导干部的好样子,就是对官兵最好的教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首先是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样子,也只有领导干部敢叫响“看我的”“跟我上”,才能带出有样子的官兵,也才有底气说:“边疆有我们,祖国请放心!”
(作者为驻疆某部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