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警备区干部马昕用部队好作风培育好家风

军中孝子带出全国“最美家庭”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温殿锋 本报特约记者 魏联军责任编辑:菅琳
2015-10-31 02:00

2013年5月10日,被表彰为河南省“和睦家庭”示范户当天,马昕和母亲杨秀坤一起应邀到郑州市二七区建中街办事处人和社区为居民传授孝道。马涛

家庭基金管大用

逢年过节,大人们有些奖励,孩子们有压岁钱。这些钱花了也就花了,攒起来就能管大用。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经马昕倡议,大家庭设立“和谐家庭爱心基金”,鼓励大家将零花钱存入基金账户,自觉自愿,多少不限,定期公布每个家庭成员捐款次数和总量,让捐款多的人感到脸上有光。

6个小家庭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管委会,管理爱心基金。如果有人提出使用方案,经管委会认真讨论,有三分之二同意,方可动用。

大家庭不定期举办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象棋、围棋等简单易行的比赛,优胜者受奖励。每年6月进行半年总结,12月进行年终总结,及时奖励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和工作业绩优秀的青年。

爱心基金积攒到一定数额后,马昕建议拿出一部分,组织6个小家庭全体出动,陪两位老人外出旅游。如有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或创业发展需要,也可申请使用爱心基金。马昕大姐的女儿杨洁,是第三代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婚后与爱人赵明阳一起自主创业,手头启动资金短缺,便申请暂借爱心基金。全家人讨论认为,他们所选项目可行,同意借用基金,并约定归还日期。这笔资金解了杨洁夫妇的燃眉之急。经过近两年打拼,他们自购运输车辆,还提前还了借款。2013年春节前夕,刚刚28岁的杨洁在郑州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商品房。今年10月20日,她又被郑州市评为十大“最美子女”,向市民们介绍孝老治家和创业发展经验。

“光荣之家”好样子

家和万事兴。6个小家庭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庭的新生代也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骄人业绩。

外甥杨威、侄子马涛入伍第一年获评优秀士兵,第二年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入党。杨威退伍后到深圳创业有成,22岁就在郑州市给父母买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有能力保障大家庭公共开支。仍在部队服役的马涛,荣立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曾打借条向父母“借”学费的陈凌,大学几年生活费完全自理,参加河南省首届“十元力量”挑战赛,成为挑战成功的勇士之一。他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第三年创办了自己的商贸公司。

军人家庭作为“光荣之家”,弘扬时代新风更应走在全社会前列。马昕一直这样认为,他获聘郑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大中小学做宣讲辅导,听众累计达2万人次。他还多次利用暑假,组织大中学生参加“自我挑战杯”40公里长途拉练。

马昕本人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孝星”“十佳家长”,以17.86万张高票当选河南省首届“十大中原忠孝人物”。母亲杨秀坤被评为郑州市“十佳母亲”,二姐马艳被评为郑州市“好媳妇”。这个大家庭还被郑州市表彰为“和谐家庭”“最美家庭标兵户”,被河南省表彰为“最美家庭”“和睦家庭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被全国妇联授予“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