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风花雪月”为强军而歌 年轻人眼中的“不老男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国文 李建文 郭洪波责任编辑:高飞
2015-11-26 03:08

心中有使命,胸中有激情,他是年轻人眼中的“不老男神”  

“他始终恪守艺术家的良知,身上总是充盈着一股正气锐气,一种向上的劲头。”对此,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有如此评价。 

2012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办的一期《我爱唱军歌》栏目比赛现场,阎肃担任场上的点评嘉宾。一个由部队某单位选送表演的合唱节目,得到现场观众如潮的掌声。 

阎肃的脸却越拉越长、越变越黑,当场质问领队:“这是现场唱的吗?你们分明是在假唱,我为你们感到丢脸啊。” 

原来,选送这个节目的单位为了保证表演效果,赢得比赛,提前录制好了声音。没想到,被阎肃一眼戳穿,当众丢丑。 去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阎肃直陈时弊:“近年来,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社会上绯闻、丑闻、花边桃色,作秀作呕、低俗恶俗,纷纷闯入眼帘。聒噪不休,好像这才时髦夺眼球,甚至香臭不分、法纪不论,越黑越火,让我着实感到寒风瑟瑟。” 

这是他郁积太久的心头块垒。强烈的忧患担当,他不能不说,不吐不快。 

2007年,77岁的阎肃和40名著名艺术家公开站出来表明态度,联名倡导传承红色经典,抵制恶俗之风活动。他在多个场合痛斥:“这就好比‘地沟油’‘苏丹红’,不法商贩用它们做食品,在市场上赚取利益,害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害的是我们的国家!”言之凿凿,痛之切切。 

难道是上了年纪的人对新事物、新思潮有“接受恐惧”?不是,阎肃这个时尚老头对流行音乐绝不排斥。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他很喜欢。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京的桥》,也是充满丰富的时尚元素。

阎肃多次担任过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和小戏小品奖评委会主任。评奖时,他反复强调要坚守一个导向,那就是——不能光看到评了多少奖,开了多少花,而要真正看看这些作品对移风易俗起到了多大作用,在老百姓心中能留下什么,评选作品要不分出身、不看地位、不徇私情。 

在一次评选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获奖了,而和阎肃个人关系很好的名家却名落孙山。阎肃自嘲:“以后在路上遇见,可要遮住脸喽。” 

近些年来,阎肃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星光大道》《红歌会》《我要上春晚》《天天把歌唱》《回声嘹亮》等央视和省市级的综艺电视节目上,是人们眼里的“大忙人”。 

对此,多次与他一起担任节目评委的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深知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他是在依靠和利用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平台,传播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艺术真谛。在他眼里,这里不仅是比赛舞台,更是人生课堂。在这个课堂上,面对文艺界‘浮躁炒作、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等一系列问题,他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苦口婆心、竭尽心力地劝告青年人走做人做事的正道。”

每年的清华大学校园合唱比赛,阎肃都会现身点评。有人劝他,一个学校的大合唱难登艺术大雅之堂,何必劳身劳心有请必到?阎肃却说:“这可是一些有家国之思的青年。未来,担当民族脊梁重任的还是他们,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来给他们加油鼓劲!”清华学子把阎肃视为心目中的“不老男神”,他当之无愧! 

“枪林弹雨数十载,硝烟染得两鬓白。笑谈不提当年勇,豪放只抒今日爱。岁月沧桑人未老,依旧是烈火长风满胸怀。”心中有使命,胸中燃激情。阎肃的使命战歌,响遏行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