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助您熄灭“烦躁之火”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孙振者 张峰责任编辑:菅琳
2016-05-12 06:00

天气逐渐变热,在军营常常听到战友们说“烦着呢”“别惹我”之类的话语。伴随着部队训练节奏的加快、工作任务压力的加大,战友们的烦躁情绪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训练生活,还会扰乱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如果长期陷入烦躁情绪不能自拔,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当您感到心情烦躁时,不妨尝试用下面4种方法,将心情重新启动一次,以熄灭心中的“烦躁之火”。

自我解嘲法。也叫精神胜利法,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有意找出一些“理由”,以此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防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自我解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如意之事,若能改变,当然应该竭尽全力化被动为主动。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与其固执己见,不如放松一下绷得过紧的神经,来点自我解嘲,宽慰自己,承认现实。譬如,从工作岗位上下来,或遭遇考学失利,不必过分烦恼,可以告诉自己:恰好可以此为契机,重新设计自己,说不定可以找到更能发挥特长的位置,重新荡起生活之舟,如鱼得水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积极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积极的暗示,会产生与暗示相应的好的影响结果,可以起到消解烦躁情绪、稳定思想的作用。尤其在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时,要积极暗示自己,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多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法来宽慰自己,告诫自己这是正常现象,乌云总会散去,同时还可回想一些以前经历过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比如,烦躁想发怒时,暗示自己“发怒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要发怒,发怒有害身心”;当遇到烦闷之事无法继续正常工作时,多在心中默念“不能烦躁,烦躁会影响健康”“只要静下心来,我一定会有进步”等,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工作。

聊天转移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和需要,找个人聊聊天具有很好的心理调节功能。聊天不仅可以表达思想与情感,融洽彼此关系,还可以化解不良情绪,改善心境,使处于烦躁中的人很快平静下来。在工作生活中,有些战友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样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而且会加重烦躁情绪,久而久之还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当你心中有苦闷、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排解时,不妨与父母、领导、战友和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聊聊天,发发牢骚、倒倒苦水,让不良情绪随着话语释放出来。

活动释放法。如果说前面3种方法是精神疗法,那么活动释放法则是物质疗法。当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而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时,可以通过消耗体能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为此,可以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等,过量的氧消耗会给你的肾上腺素系统传递信息,帮助停止烦躁和亢奋反应,这样就可以使郁积的不良情绪得到发泄,通过消耗体力,用身体的疲惫遏制情绪的低落,原本十分烦躁的情绪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心情自然也能得到放松。还可以通过一些相对静态的方式来化解烦躁情绪。比如,按揉内关穴、压眼球、拉耳垂或按揉太阳穴,都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抑制烦躁情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