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团介绍人刘建老师曾对张超写下这样的评语:“品德高尚,性情淑均,志虑忠纯……”
今天细细读之,不由感佩这位老师的慧眼。用“志虑忠纯”这四个字来评价张超,最贴切不过——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时为初中生的他,记住了一个英雄的名字:王伟。
8年之后,已是飞行员的他,到王伟生前所在部队报到时说:“我就是冲着王伟来的!”
“冲着王伟”,就是为了报国。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祖国的人。面对航母事业的召唤,张超岂能不动心!
接到调令当天,他没来得及和战友说声再见,就踏上征程。
舰载机,航母“尖刀”。放飞舰载机,是航母形成作战能力的关键。
他想到过难,却没想到这么难;他想到过险,却没想到这么险。面对前所未有的难和前所未有的险,张超微笑面对,全力拼搏。
他知道,他和战友要为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闯出一条路。他知道,今天的飞行,是为了明天的胜利,冒再大的危险、吃再大的苦都值。
他没有日记,只有工作笔记,上面没有生命感悟,只有一连串的飞行数据。
无数个清晨,他迎着朝阳,提着飞行头盔,登上心爱的战机,“我们飞出的每一条航迹,都在勾勒中国航母事业美好的未来”。
无数个夜晚,他伏案总结着自己的飞行体会,“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要留下足迹,让后面的人沿着我们的足迹向前走”。
仅仅1年时间,张超完成了两型战机改装。这不可思议的成绩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辛。战友问,你不累吗?张超回答,累,但我很快乐!
生命中最后一个架次,张超也是快乐地登上战机。
在生死一瞬,他做出的选择一如以往——国为重,己为轻。
张超,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换来战友们的飞行安全;用年轻的生命,为祖国航母事业铺路。
遗体告别,战友纷纷安慰张超的父亲。“张超走了,您要保重。”老人家抹着泪:“这是崽的命,他就喜欢干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