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战士刘安军奋战抗洪11昼夜英勇牺牲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费士廷 张军胜 刘国顺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8-04 03:11

身后留名,他精神永存,享誉千里长堤

英雄倒下,江淮悲恸。

在刘安军遗体告别仪式上,从家乡亲人到部队领导,从抗洪战友到党政干部,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和县县委书记刘殊动情地说,今年和县遭遇了1962年以来最大的雨情,雨量是1998年的1.3倍,域内河流发生险情400余处,重大险情近百处。正是因为大堤上有刘安军这样的抗洪英雄坚守着,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没溃一堤,没坏一圩。

刘安军退伍前所在的江西省吉安军分区干休所政委李龙勤,在追悼会上泪水涟涟,泣不成声,“在部队,抗洪抢险、扑灭山火就总有你的身影。你是一个危难关头从不缺阵的军人。如今,尽管已经脱下军装,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你仍不改军人本色,奉献牺牲……”

曾在一线目睹刘安军抗洪身影的和县人武部部长徐胜感慨地说,军人本色是刘安军身上最鲜亮、最深沉的底色。分段包干加固堤坝中,他干得最快、完成最好,看见别人没干完,又主动帮着干。在汪家圩抢险中,只要是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竭尽全力完成好,从不抱怨,从不懈怠。

英雄走了,英雄的精神正在江淮大地广为传颂。

刘安军牺牲的消息传到抗洪一线,他所在的西埠镇党委当天发出向他学习的决定。镇党委书记熊英华说,在组织开展的向抗洪英雄学习活动中,已有15名优秀青年在枣林圩运粮河大堤上火线入党。马鞍山军分区、和县人武部、某预备役团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抗洪英雄事迹,争做抗洪抢险尖兵。

走上刘安军曾经巡防的河堤,写有刘安军名字的标牌依然矗立,经过洪水考验的大堤依然坚如磐石。站在河堤上,记者不由得想起刘安军剪贴本中的一句话:“神州孕育出的伟大抗洪精神,必将永远流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