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老红军顾昌华:跟着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钱晓虎 刘伟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8-10 04:01

2、“只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跟着红旗走,就一定能胜利”

红军一、二方面军都是一次过草地,而顾昌华跟随着红四方面军,却是三过草地。

第三次过草地时,由于当地人烟稀少且多属少数民族,行军更为艰难。“有人认为草地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水。其实,草地的水大多是陈年腐草泡出来的,喝了轻者肚子发胀,重者中毒身亡。”顾京洲说,走到大约一半时,顾昌华患上了疟疾,实在走不动了只能躺倒在路边。这时来了张国焘的手枪队,带头的一名干部要拿他当逃兵治罪。

紧要关头,一副担架从旁经过,担架上的伤员对那个干部说:“这个红小鬼我知道,他不会当逃兵!”

在那位伤员特意关照下,顾昌华一直跟着驮运物资的战马,拽着马尾巴走出了草地。

多年后,顾昌华才知道,那个伤员就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

“那时候虽然病了,但心里没有别的想头,只是坚信只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跟着红旗走,就一定能胜利。”顾老的话,尽管哽咽,却充满坚定。

此话,道出了当时红军官兵的心声。正如一位外国诗人写的那样:“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杆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

这个“梦想的征程”,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信念的不朽象征。

3、“理想信念动摇了,共产党人就会失去本色”

走出草地后,顾昌华被调到中央工作。延安时期,他当过毛泽东的贴身卫士;重庆谈判期间,他是周恩来的随身副官……与革命领袖耳濡目染的接触,不仅让顾昌华越加坚定对党的信念信心,还让他养成了受益一生的优良作风。

“这些是父亲几十年的心得笔记,是父亲一直珍视的宝贝。”采访中,顾老的小儿子顾京涛从里屋抱出来一摞子破旧的笔记本,

其中一本泛黄的笔记上,记录着顾老在1981年3月获得平反后写下的一段话:我们这个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在伟大的理想信念前,一切困难曲折都是暂时的……

顾京洲说,父亲一辈子坚守、践行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未曾有过丝毫动摇。自己年轻时曾先后两次报名当兵,都因右眼视力不合格被卡了下来。父亲当时身为当地武装部政委,却自始至终没有帮他打开这扇“方便之门”。

“说实话,我当时就是想不通,很长一段时间都埋怨父亲。”顾京洲告诉记者,5个子女这些年谁也没沾上老人的光。若干年后,整理父亲笔记时,顾京洲对父亲由埋怨变成了崇敬。那个小笔记本,现在被顾京洲珍藏着。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共产党员,你为自己,我为自己,谁来为人民?

“看到本子里父亲对我说的那些话,我才明白父亲那深沉的爱。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我能当上兵,但他又不能为了我违反原则、违反党性。”说到动情处,顾京洲的眼睛湿润了。他说,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宁肯委屈牺牲自己,也要把党的利益和对党的忠诚信仰高举过顶的人。

此时,顾老又意味深长回忆起一个延安时期的亲历故事。当时,他认识一个叫肖玉璧的干部,这人很能打仗,可因为贪污3050块钱,被边区法院判了死刑。“真是可惜!但这不是小问题,这个口子坚决不能开。理想信念动摇了,共产党人就会失去本色。”

采访告一段落,记者的内心依然被这位老红军的博大胸怀深深打动。这时,电视里开始播放“雄关漫道——重走长征路”节目,刚开始闭目养神的顾老慢慢睁开眼睛,出神地盯着电视画面。

一滴泪水,悄然从脸颊滑下,滚落在胸前的绿色军装上……

(《解放军报》2016年8月10日 06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