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改革是寻找自身“痛点”并“止痛”的过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方光锋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10 02:10

瞄准“痛点”搞创新

■方光锋

提要: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赢未来战争,在于能否发现和正视“痛点”,能否敢于担当责任突破自我,能否善于立足现实创新超越。

近段时间,“痛客”“痛点”成为网络热词,痛客指能够提出痛点的人,痛点则是目前尚未被满足且被广泛渴望的需求。如商场远、价格贵是痛点,网上购物应运而生;交通堵、打车难是痛点,打车软件随即出现;餐馆多、甄别难是痛点,点评网站应运而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是时代的召唤。痛点说到底就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毛泽东同志曾经对陈毅说,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习主席也要求,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讲,军队改革就是寻找自身“痛点”并“止痛”的过程,战争是相互寻找对方“痛点”并“打痛”的较量。

复制昨天的经验,打不赢明天的战争。战国时期的赵括,对书中的兵法生搬硬套,远离战场抱着书本夸夸其谈,落得一败涂地、贻笑大方。反观美国,自二战后期麦克阿瑟运用“蛙跳”战术开始,从海湾战争的“空地一体战”到科索沃战争展开“精确打击”,再到阿富汗战争进行“网络中心战”和“特种作战”,每场局部战争都从交战对手的“痛点”着手,运用当时最前沿的军事技术,创造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经典战例。

恩格斯说:“每个在战史上因采用新的办法而创造了新纪元的伟大的将领,不是新的物质手段的发明者,便是以正确的方法运用他以前发明的新器材的第一人。”军事上落后就要挨打,创新慢了同样处于被动。有了“痛点”要马上行动,防止“痛处”变成思想上的桎梏,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感染、恶化癌变;也不可操之过急、莽撞蛮干,陷入不切实际、华而不实的误区。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赢未来战争,在于能否发现和正视“痛点”,能否敢于担当责任突破自我,能否善于立足现实创新超越。

要找“痛点”到基层,创新效果问官兵。东汉名将马援在战场上发明了“堆米为山”,有了传承至今的沙盘推演。在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王克勤“三大互助”优良传统、郭兴福教学法等都是普通官兵围绕现实问题创造的,也产生了扎扎实实的练兵效果。不贴近官兵需求的创新是无源之水,难以开花结果,就算强行加上创新的字眼,要么放到展览室成摆设,要么放进地窖库房变古董。未来战争,创造力就是竞争力、新技术就是战斗力,要想打赢这场时间争夺战、空间争夺战、技术争夺战,首先要摸准官兵脉搏,聚焦“痛点”,通过针对性的创新“止痛”“治痛”,加快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进程。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10日 04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