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烽烟中的“一流军队”有啥共性?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杨胜利责任编辑:菅琳
2017-01-05 05:13

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回望历史长河,斗转星移中,曾经迎来又走过多少雄师劲旅,其间不乏堪称当世一流的军队。当我们探索的目光穿透时空在它们身上稍做停留,就不难发现这些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浓重笔触的军队,其背后有着许多共性。发掘研究这些“一流军队”身上的共性,无疑会给我们今天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供有益借鉴。

军队的发展,与国运紧密相关;大国的兴盛,必然需要强大军队的支撑

回望历史烽烟中的“一流军队”

兵者,国之大事。纵观世界历史,军队的发展,与国运紧密相关;大国的兴盛,必然需要强大军队的支撑。与波澜壮阔的人类史相伴而生的,是荡气回肠的战争史,只有在激烈的搏击中锤炼出来的钢铁部队,才能披坚执锐,护佑国家的安全、和平与发展。

以身许国,马革裹尸——

铁血无畏是一流军队的品质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两军对垒不仅是武器装备的抗衡,也是军人精神力量的较量。军人精神力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具有“敢于作战、勇于求战、战之必胜”的无畏血性。古代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堪称坚韧与血性兼备的“铁军”,他们将爬冰卧雪视为常事,远途奔袭,日行千里更是习以为常,“来如天坠、去如屯逝”,征服了半个多欧亚大陆。一流军队的血性来自于对国家的忠诚,来自于对民族、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这种以身许国的强烈责任感,才能做到“临敌不怀生”“师出之日,有死必荣,无生之辱”。未来战争无论打的是“钢铁”还是“硅片”,战争注定仍然是一场信仰、勇气、意志的血性较量。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强烈忧患是一流军队的根基

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支军队只有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永不懈怠,从胜利走向胜利。二战期间,希特勒制定了“冷杉行动”计划,准备吞并瑞士。然而几小时内,当时只有400万人口的瑞士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迫使希特勒放弃了计划。瑞士一位外交家曾说过:“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一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名战士。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近200年没有打仗,因为我们随时准备打仗。”以色列有闻名遐迩的“三多”,即穿军装的人多、挎枪的人多、女军人多。枪不离肩既是以色列的一大特色,也是以色列军队保持强烈忧患意识的真实写照。忧患不忘战,但忧患也不可好战。孙子曰:“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这是对一流军队应具备的“与国同忧”的大忧患感的道德要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