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恩来劳山遇险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黄霖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10-12 09:17

救援

1939年7月,周恩来在延安坠马,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这是8月赴苏治疗前和刘少奇的合影。

当听到第一声枪响后,驻守在劳山上的通信班,就打电话向连队报告,由于电话不通,便判断电话线已被切断,遂通过另一条线路,向总参报告情况,总参一局的参谋闕跃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黄团长边向上级报告情况,边集合手枪连,瞬时有百余人奔赴现场,军委领导同志的坐骑也都被牵了出来。就连毛主席也一反轻松从容的常态,面带忧色,快步走出屋子。他嘱咐黄霖:“什么也不要顾虑,无论如何也要把周副主席救出来!”

救援的队伍在人们焦急不安的目光中翻身上马,风驰电掣般奔向出事地点。黄霖救人心切,骑着肖劲光同志的高头大马,一路狂奔,率先到达现场。

从远处他见到土匪正在卡车上抄查杂物,以为周恩来遭遇不测,悲愤交加,立即向车上的土匪打了3枪,当即撂倒两个。换弹夹之际,猛听到右边树丛中有响动,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是周副主席,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黄霖迅速跑了过去。周恩来问:“上哪去?”“来增援的。”黄霖说。“来了多少人?”“一百多。”

周恩来让增援部队进行分工,他说:“黄团长,派几个人去,要想法把云逸找着,无论如何要找着!再派几个人去车上,看看有没有活着的同志,能救的要全力抢救!”此时,土匪已被增援部队打得不见踪影。

回到城里后,毛主席用少有的方式,双臂张开,迎向周恩来。谈到不少官兵为此殉难时,周恩来弹去了涌出的泪珠。

有了这次教训,总参各局加强了保密工作和首长的护卫工作。劳山遇险后,复仇的怒火一直在中央警卫团官兵的心中燃烧,他们在悄悄寻找机会,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一年后,机会终于来了。那名匪首带着八九个土匪,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逼该村村长给他们弄饭吃。村长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装作乐于为其“效劳”的样子,先稳住土匪,之后以给他们出去打酒为名,到村里的交通情报站报告了情况。中央警卫团立即出动,与村里的赤卫队一起,将这伙土匪全部歼灭,为在劳山遭伏击而牺牲的战友们报了仇。

(摘编自《延安轶事》,黄霖著,解放军文艺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