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美国ACG奖3项
……
这些荣誉的获得者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
令狐恩强
取得这些成绩
离不开他的两个特质
技术精湛与医德高尚
他钻研技术
有着锲而不舍的韧劲
他心里装着患者
是一位患者可以生死相托的好军医
(制图:李煊)
军人特质成就从医之路
高中时曾痴迷于数学推理的
令狐恩强不曾想到
日后自己会成为一位经验丰富
医术高超的消化内科专家
高考后
令狐恩强被原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提前录取
大学的求学经历
使“服从与坚持”
成为他临床工作的基本准则
在消化科工作
医生面临的致命危险首先是传染性
20世纪90年代之前
医生在为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
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时
病毒传染是消化内科医生所要面临的
致命风险之一
令狐恩强从80年代末就开始
从事消化道内镜临床实践
感染的威胁对他来说更是超乎寻常
全身上下经常被患者呕吐出的
含有大量活性病毒的血性物质溅满
如果身体有破口
很容易被病毒感染
另外
用于注射止血的注射针
稍不留意就会扎到自己的手指
导致病毒感染
令狐恩强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一次救治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过程中
患者直接将血吐到了他左半身
他刚一转身
又一口血喷到他的右半身
他顾不上乙肝病毒暴露风险
整个晚上都在抢救患者生命
直到患者转危为安
“说心里不怕,那是假的,
我有好几位同事都感染了乙肝,
有的已发展成了肝硬化。”
令狐恩强心有余悸地说
“但是,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
我干的就是这一行,
怕也得干,有危险也得干。
我们能做的,
只有在操作时加倍小心,尽量预防。”

除了病毒传染
令狐恩强还要面对X线辐射的风险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是胰胆系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必用手段
早期所用的X光机
X线辐射剂量大
而90年代的内镜是纤维内镜
ERCP操作处于初期阶段
相关附件少
操作时间长
需要医生反复使用X线透视
“机器经常出现过量报警,
但是医生也不会因此下手术台……”
令狐恩强坦言
“被病毒传染,再被放射线辐射,
很多医生都退却了,
所以,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
特别需要坚持。”
勤于创新的发明家
服从和坚持的军人特质
让令狐恩强在消化内科领域坚守至今
而每一份光鲜的学术成就背后
勇于创新是其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短则三到五年
长则八年
他就会向一项新技术发起挑战
在消化内镜这个赛道上
他似乎从不知疲惫
与此同时
喜欢并善于数学推理的他
也将数学与医学融会贯通
并首创了消化道静脉曲张LDRf分型法
“对于这个方向的医生,
LDRf更像是一个公式,
将患者所属的分类套入分型法,
便可以知道何时治疗、
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从2008年提出至今
LDRf分型法已经作为
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令狐恩强的静脉曲张治疗录像
也被作为美国内镜医师的教材使用
2009年
令狐恩强又在国际上首先定名
并完善消化内镜隧道技术
开创性地让中国原创技术
展现在世界面前
也标志着中国消化内镜技术
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在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建立后的数年间
令狐恩强带领团队不断开展
各项隧道技术
抢先进行各种研究
完善隧道技术理论体系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年度科学大会
将唯一的杰出科学论文国际奖
颁发给了令狐恩强
这是美国胃肠病学会成立80余年来
唯一一次将此殊荣授予
完全不在美国研究的中国学者
获奖后
令狐恩强并未止步于此
他继续探究如何解决
食管早癌内镜剥离术后的并发症问题
终于有一天
他突发奇想
是否可以尝试将大腿皮肤移植到食管?
行动派的他马上与整形外科合作
成功将患者大腿皮肤贴合到食管上
且术后效果良好
诸如此类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
近年来
令狐恩强又提出了“超级微创”这一概念
他解释道
超级微创的理念是使用器械
只祛除病变
不切除器官
不打破人体固有的解剖结构
保持人体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他认为
只有保证人体每个脏器的正常解剖结构
才是人体长寿的首要因素
坚持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毫不夸张地说
创新已成为令狐恩强从医之路的主旋律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
是他多年恪守的创新目的和准则
令狐恩强强调
医生在治病救人时
不只是简单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更要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必须以患者的舒适度、
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条件,
再进行学术技术的拓展,这是从医之本。”
心中有大爱,肩上有担当
令狐恩强不但自己坚持
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同时也要求自己的学生严格执行
这是他日常教学中的一条“铁律”
所有学生在做消化内镜手术之前
他都会要求学生将手术程序列出来
并预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你需要准备什么手术附件,
在出现什么情况下用什么附件
能够使患者生命无忧,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请示上级帮忙,
这些都要想到……”
医者仁心
其实在研究消化道静脉曲张LDRf分型法时
令狐恩强更多想到的是
如何让县级医院的医生们也能够学会
处理食管胃静脉曲张
以减少更多病人的死亡
多年来,在令狐恩强教授的帮助下
数不清的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威胁
疑难病症患者获得了明确的诊断治疗
需要传统外科手术的患者
经消化内镜治疗替代后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很多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在精准的治疗下成功摆脱肿瘤

与此同时
他紧紧围绕野战内科学建设
聚焦消化道损伤修复
致力于卫勤力量现代化建设
他常说因为自己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才有机会一直站在时代的脉搏点上
服从、坚持、创新、服务患者、敬畏生命……
从医的道路上
令狐恩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情怀
对他而言
医学已然成为他生命里至高无上的存在
中国军网·解放军总医院
联合推出
作者:中国军网记者 柴潇
通讯员:李洁涵
本期鸣谢: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