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属,恭喜您的孩子成功完成心脏手术!这是孩子与病魔的一场勇敢较量,他已经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不过,术后康复同样关键,尤其是肺功能的恢复。也许您会疑惑:“心脏手术和肺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者联系紧密。手术时的气管插管会对孩子的呼吸道造成一定刺激,术后孩子长时间卧床,也会影响肺部的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导致痰液在肺部积聚,进而影响肺功能。而肺功能不佳又会反过来加重心脏的负担。
所以,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一定要重视肺功能锻炼。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开启孩子的康复征程,拥抱美好健康生活吧!
一、为什么要进行术后呼吸运动康复训练?
在心脏手术过程中,由于开胸时间长,术中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单侧肺通气等必要手段,都会造成肺部渗出增多,肺舒张差,影响肺部功能甚至肺不张。同时,术后带管时间长,也是造成肺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术后的肺部护理是降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
约25%患儿会在术后1周内出现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常见肺部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肺不张、肺炎,并且2%-5%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早期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可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二、术后呼吸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一)呼吸训练
1. 腹式呼吸法
①呼吸肌训练可减慢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耐力和强度。
②采用站位、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
③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凹下。
④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2倍。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2. 缩唇呼吸法
①患者可取坐位、立位或卧位,调整呼吸,嘱患儿经鼻吸气后适当屏气。
②缩拢口唇呈“吹口哨”样缓慢呼出气体,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
③尽量深吸慢呼。即吸气时同时默数1、2、3,呼气时同时默数1、2、3、4、5、6。
④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3~5次。
3. 三球呼吸锻炼器
①调整为坐姿舒适位,保持上半身直立方式进行训练,将肺活量训练器垂直平放于与眼同高的位置,将嘴唇含住咬嘴后平缓的调整呼吸。
②含住咬嘴缓慢的呼气到底后,再以最大且快速用力的持续吸气,尝试让球体升起至刻度的最高点并维持2~3秒。
③松开咬嘴缓缓的将气体排出,在每次深呼吸后调整呼吸,每次可进行10~15回呼吸训练。
4. 吹气球呼吸训练法
①用鼻深吸气1-2秒后,缓慢匀速将气球吹起
②吹的过程中不要漏气,直到吸入气体最大量吹入气球内。
③将气球吹至直径5-20厘米,吹气过程保持3-5秒。
(二)气道廓清技术
1. 有效咳嗽
坐位或半坐卧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按于切口两侧,以减轻切口疼痛和恐惧感,由鼻部深呼吸,屏气2-5秒后,用力咳嗽2次,咳出痰液。
2. 叩背排痰
①取坐位、直立或俯卧位,操作者五指并拢呈弓形,用中等力量(患儿能承受为宜),以80~120次/分的频率,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叩击,避开双肾区、脊柱。
②叩击时间和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③在晨起、雾化后、饭前30分钟或饭后2小时进行,每天3~4次,每侧3~5分钟。
3. 体位引流
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要求患儿做出不同的体位,以便黏液可以从肺部引流。每次引流的体位保持3~5分钟,每日2~3次。
(三)运动训练
1. 扩胸运动
①准备姿势:保持身体直立,确保腰背挺直,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放松。
②吸气扩胸:深吸一口气,同时双手向后拉伸,最好跟胸部平行,使胸部尽量扩张,仿佛正在拥抱整个世界,在打开的时候吸气,回来的时候吐气,这个过程中,应让肺部充分吸收氧气,感受胸部的舒展和扩张。
③呼气放松:慢慢呼出气体,同时双手放回原位,胸部自然放松。在呼气的过程中,可以想象将体内的紧张和压力一同释放出去。
④重复进行:建议每天进行5至10分钟的呼吸扩胸运动,每次重复10至15次,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次数和时间。
三、注意事项
1. 锻炼时采取相对舒适的功能体位,全身心放松。
2. 初始锻炼时呼气应轻缓,以防过度换气和呼吸肌疲劳。
3. 锻炼时从能耐受的低负荷开始,循序渐进,中间增加休息,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
4. 哪些情况不能拍背:生命体征不稳定、咯血、肺栓塞、动脉瘤、胸骨或肋骨错位骨折、不稳定头颅或脊髓损伤。
5. 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