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产后康复之首——盆底康复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白云静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5-05-17 17:21:45

当新生命降临的喜悦充盈心间,产后妈妈们却常忽视一个重要健康隐患——盆底肌损伤。

在孕期,随着胎儿逐月生长,子宫变大持续的压迫使盆底肌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的过程更会对盆底肌产生强力拉伸与挤压,约30%的产妇会出现会阴撕裂,部分甚至伴随肌肉纤维断裂与神经损伤。而剖腹产并非"万无一失",孕期的持续压迫同样会削弱盆底肌功能,研究表明,剖宫产女性产后一年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比例仍高达40%。这些损伤若未及时修复,将为中老年时期的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疾病埋下隐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胎儿过大、多胎妊娠等因素,会进一步加剧两种分娩方式的盆底肌损伤风险。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迫在眉睫。

产后42天至6个月是盆底康复的黄金窗口期。凯格尔运动作为基础训练法,能有效唤醒沉睡的盆底肌:通过在排尿时突然中断尿流的方式找准发力肌群,不可作为锻炼。凯格尔训练每次收缩3-5秒后放松3-5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坚持3组。

对于难以掌握要领的妈妈,医院的生物反馈治疗通过可视化图像实时监测肌肉状态,让训练更精准有效;电刺激疗法则借助电极被动收缩肌肉,帮助重度松弛患者快速恢复肌力。盆底高张患者也可以通过电刺激更好的改善盆底高张状态。阴道哑铃等家用康复器将训练融入日常,通过控制哑铃位置的趣味挑战,让康复过程不再枯燥。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出现阴道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训练;避免长时间抱娃、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与高蛋白饮食,为肌肉修复提供营养支持。某妇产医院跟踪数据显示,坚持系统康复的妈妈,产后一年盆底肌力恢复达标率达82%,显著高于未干预组的37%。

盆底康复不仅是对身体的修复,更是对未来健康的投资。从产后42天的复查开始,每位妈妈都应将盆底康复纳入日程。无论是借助专业机构的仪器治疗,还是坚持日常的凯格尔训练,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将换来健康回报。重视盆底康复,就是为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筑牢根基,让妈妈们以轻盈自信的姿态拥抱人生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