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斯人早已远去,但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形象、思想和精神却穿透百年时空,留给今天的我们无尽的追忆和思考。
比如,冯如当年20多岁做出不凡的成绩,我们现在的博士生、硕士生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关心中国航空的未来,关注国家天空、瞩望民族腾飞,20多岁的年轻人应尽什么义务和责任?
比如,在全世界范围内,当时航空都还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尖端领域,作为一名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甚至封建迷信思想深厚的环境里走出的冯如,不自卑,不妄自菲薄,不空谈,低调而扎实地努力,大胆探索,敢于创新,敢于抢立世界科技前沿,这样的精神我们如何弘扬?
比如,最近的100多年间,各国空军力量,走过了一段从作战工具,到重要作战手段,再到主要作战手段的历程。而在21世纪“空天时代”,空军的责任空间和存在价值,却还未被国人所普遍感知。如何对国家天空进行深入的考量,从人类文明因天空的开发利用而更新升级的高位上,思考国家的安全与命运,标定空军的航向?
比如,面对空天世纪,未来的中国的威胁来自空中,未来安全的希望也来自空中。如何站在国家的角度、民族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来自空天领域威胁的严峻性、维护国家空天安全的紧迫性、推进空天力量建设的必要性,确立新的空天观?
冯如先生,空军这些年对您的军事航空思想的研究,是期望将您精神和意志的根脉,植于空军大梦想、大追求之中。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需要每一名空军人都装备“冯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