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自救,勇敢者的绝技

来源:国防报作者:丁锐 汪娜责任编辑:陈婕
2015-11-25 00:00

    特约记者沈玲 摄

11月9日,塞北某机场白雪皑皑,气温已接近零下10摄氏度。这一天,沈空航空兵某团参谋长李通再一次驾驶心爱的战机,重返蓝天。

就在两个月前,李通驾驶战机执行任务时,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在两次躲避居民区后,飞机高度已经从几千米迅速下降至300米左右,迫降已不可能,千钧一发之际,李通双手提拉中央拉环,瞬间就伴随着火光跃出座舱……

该事件经《解放军报》报道后,引发公众对于军机飞行员航空救生话题的热议。网友陈林在《军报记者》微博上留言:空中遇险,飞行员该如何逃生?

自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第一架飞机飞上蓝天以来,飞行员在危急时刻如何逃生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早期飞机的航速较慢,飞行员可以通过人力推开座舱盖,利用救生伞逃生。

但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空速、高度持续增加,飞行员爬出座舱背着救生伞逃生已不可能,而且在大速度跳伞的情况下,会使飞行员同后面的机翼、垂尾及一些飞机的结构相撞导致险情发生。此时,机械弹射逃生的概念应运而生,弹跳座椅的出现拯救了大批飞行员的生命,可谓名副其实的“空中保护神”。

尽管各国战机普遍装备了弹射座椅,但近年来,有关战斗机飞行员在事故中遇难的消息仍不时传来。

为什么?因为如果飞行员选择弹射出舱自救,就意味着必须弃毁心爱的战机。所以,飞行员在处置险情时,往往抱有无论如何也要把飞机飞回去的想法。

上高中时,记者就时常梦想着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驾驶着战机翱翔在长空。记者有理由相信,这绝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热切梦想。

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看见军机飞行员鹰击长空帅气的一面,而无从知晓飞行员每一次冲上云霄,就是一次悄无声息与死神的较量。

冲上云霄,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感受?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空军试飞员徐勇凌。徐勇凌曾两次经历与死神握手的绝地求生,是中国唯一一个两次跳伞大难不死的试飞员。

1987年,在一次高空编队飞行中,徐勇凌驾驶的战机与长机突然意外相撞。徐勇凌告诉记者,当时两机正在11000米的高空上作超声速飞行,剧烈的震动后,飞机出现急剧旋转下坠的失控状态,他整个人离开了座椅,座舱内烟雾弥漫,他努力用脚勾住脚蹬控制住身体,握住驾驶杆试图操纵飞机,可飞机根本无法操纵,扫视了一下仪表盘上的高度和速度后,他紧急拉动了手柄弹射离机。

讲述飞行员跳伞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导演往往为了增强影片的观赏性,有意放慢了弹射镜头的速度和节奏,让观众能够清晰地领会这一过程。但实际上,抛盖和弹射离机两个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飞行员能够体会到的,只有巨大的过载和强烈的气流冲击。

“弹射跳伞是对飞行员生理和心理的严峻挑战。”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在弹射火箭的加速过程中,飞行员将在瞬间承受15G左右的过载;开伞瞬间,巨大的降落伞能够使飞行员从每秒60米的下落速度迅速降低到每秒5到10米,伞带的巨大拉力极可能造成飞行员身体损伤。

弹射成功就意味着飞行员救生成功吗?

记者了解到,即便飞行员弹射成功,顺利着陆,也不意味着飞行员自救成功。由于飞行员在紧急离机时无法选择降落地域,很有可能降落在海洋、寒区、高原、森林等各种复杂环境中,所以飞行员还必须做好着陆后自救的心理和技术准备。

有关专家介绍,一旦降落在人烟稀少地区,飞行员还将面临饥饿、缺水、寒冷、酷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此时应利用一切手段报警和呼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飞行员应迅速向村落、城镇和公路靠拢,以尽快获得救护。在暂时无法得到救护的情况下,应稳定情绪,节省体能,保证最大获救可能。

徐勇凌告诉记者,在1987年的那次跳伞中,他就降落在了一处无人区。着陆后,他立即登上一座山丘顶端四处眺望,在目视距离范围内没有看到一座房屋。他告诉自己,要立即平复情绪,于是,他沿着山脊向一个方向行进,在跋涉足足8个小时后,终于看到远方的人影。“那一刻,对我而言,是获救的希望。”徐勇凌告诉记者。

“问君可有梦,我梦在蓝天。问君可有爱,我爱在蓝天。”这就是一位飞行员写下的诗句。读着这些壮志豪言,记者的心头油然而生一股澎湃的感情。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是这样概括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定义不长,但平时常常觉得有些抽象,而此时此刻,爱国主义信念在记者的心里却变得逐渐具象清晰起来。

保家卫国就是无数军人在生死抉择时刻的悲壮、是以身许国的决绝。冯思广、曾毅、武勇明、喻亮、李剑英……正是这些英雄飞行员,用自己的牺牲奉献来延续他人的生命,才使得整个民族、国家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这就是对“爱国主义”最生动的诠释。

致敬!飞天英雄!

专家解读

航空救生,飞行员的第二生命

■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 王 恒

航空救生是指航空器在空中发生故障,无法继续使用时,飞行员逃离飞机、降落地面(或水面),并继续进行自救,直至被成功营救的全过程。

弹射救生系统作为飞机在应急遇险情况下,保证飞行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飞行员在决定弹射跳伞后,只需拉动救生手柄,即可完成弹射出舱动作。

我国是继英、美、俄三国之后,第四个能独立研制、生产和实验弹射救生装备的国家,拥有一整套完善的弹射救生技术研发、生产、试验体系。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火箭弹射救生技术,经过40多年的努力,弹射救生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与国外同行在军用航空领域差距较小的一门技术,某些方面甚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装配在国产最新型歼击机的第三代弹射座椅,采取穿盖弹射方式,座椅从启动到出舱用时仅0.6秒。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第四代弹射救生装置研制规划,通过研制具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弹射座椅,进一步提高不利姿态下的弹射救生能力。

弹射救生装置的研制在不断升级,但值得注意的是,弹射成功并不代表飞行员一定可以得救。飞行员降落到地面(水面)后,需继续开展自救。

作为飞行员跳伞后解决生存求救问题的“百宝箱”,当人椅分离时,救生包将自动开启,同时打开自动充气的救生船,释放信标机和救生物品包。

救生包是各国空军飞行员普遍装备的一套野外求生基本用品。救生包中物品的种类和数量通常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机种、任务等因素配置,一般除了水和食物外,还会强制性配置药品、漂浮设备和救生电台。

漂浮设备包括救生船以及救生背心、腋下救生器、脖式救生衣等。漂浮设备对于落水飞行员极为重要;救生电台则是飞行员跳伞后最有效的通讯联络工具。飞行员跳伞后,既可以用电台主动发出求救定位信号,也可以保持无线电静默,等待接收搜索营救的询问信号,以提高搜索营救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飞行员在空中遭遇险情时,做出何种选择,无疑都是对其毅力和智力的严峻考验。飞行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明自己和飞机所处的状态,一旦情况判明,飞行员就必须迅速作出是挽救飞机还是弃机跳伞的决策,不仅仅是靠运气、勇气就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靠科学的素养和理性的思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