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兵中的特种兵:新时期空军第一个机动雷达营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汨汨 余泓纬 阳文辉责任编辑:柳晨
2017-05-11 17:41

移动的“火眼”

——南部战区空军雷达兵某旅机动营紧贴实战提升战斗力记事

“雷达兵中的特种兵。”新时期空军第一个机动雷达营、南部战区空军雷达兵某旅机动营营长郭涛,这样为自己和战友定位。

随着精确制导弹药、反辐射武器和电子干扰手段不断登上军事舞台,空防体系的眼睛——雷达兵迫切需要提升战场生存和机动补网能力,机动雷达“应战而生”。

“哪里有战损、哪里要支援、哪里要前推,我们的‘火眼’就机动到哪里。”郭涛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个营一路领跑:创新战法训法20多项,荣获空军以上奖项6项,2次主导编修空军机动预警力量军事训练大纲,所属机动站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5次……

动得快

尖锐的铃声响彻营区——任务来了!

记者到达这天,正逢机动营全营拉动。不多时,全副武装的官兵就已登车启动。

特种车辆载着雷达装备奔驰在蜿蜒的山道上。“这是我们与固定雷达站最大的不同:我们的雷达能用车拉着跑。”营教导员李跃芳说。

机动雷达营,“动”是特质,“快”是精髓。在一片山间开阔平地上刚刚停稳,数十名官兵如同猛虎下山,铲泥土、平阵地,拉天线、架电台,搭帐篷、举雷达……短短22分钟,空中“敌”情已在显示屏上一览无余。

上士陈应武刚完成野战炊事车的架设,转眼又坐到雷达操纵方舱里。“这是我们的操纵班副班长兼‘大厨’。”李跃芳介绍,“执行任务时,他一个人能保证40人的一日三餐,平时还要值班跟点、保障空情。”

为能达到快中求存、出其不意,机动营追求的是精简、高效、迅捷。从物资装备的设计改造,到各类流程的重组优化,再到人员岗位的搭配协同,各个环节都能找到新的提速点。

“我们营所有人都是‘一专多能’。”陈应武很是自豪。他目前正在争取特种车辆的驾驶资格,“将来就是操纵员、炊事员、驾驶员‘三栖选手’。”

正是凭借各个环节的快速机动,他们7次在上级重大演练任务中“抢报第一点”,在上级训练监察考核中多次受到高度评价。如今,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区市,行军里程70余万公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