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空军某旅防空二连实行"士兵积分"办法量化评比,激发干事动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武锋 王钧杰 责任编辑:益西拉姆
2024-02-21 07:08:55

空军某旅防空二连探索实行“士兵积分”办法——

量化评比,激发干事动力活力

■王武锋 王钧杰

“冯彬杰被评为‘四会’教练员加10分……”这天傍晚,空军某旅防空二连的公示栏前,一群战士在小声交流。该连连长杨建尧介绍,战士们正在讨论当天的“士兵积分”情况。

“士兵积分?”见笔者心生好奇,杨建尧解释说,去年以来,他们探索实行积分制,对战士进行量化排名。

“将战士的日常表现数据化、可视化,让大家的辛苦付出与取得的成绩清晰可见。”杨建尧说,采取“士兵积分”办法,就是希望激励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练兵备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该连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条令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连队工作任务实际等情况,制订了量化评比细则,将官兵的日常表现换算成具体分数,定期公示积分排名,并将排名情况作为评功评奖、送学培训、军士选晋等重要参考依据。

“与个人切身利益挂钩,更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杨建尧说,连队这样做也是事出有因。去年年初,杨建尧到该连任职。上任不久,他就发现,连队官兵的干事创业劲头不足。

“年轻同志往往是出公差的主角,一些资历很深的老兵更是直接定性公差与‘我’无关。”杨建尧以连队担负公差勤务的情况举例。他说:“小到集体活动,大到比武竞赛,不少战士都有类似的心态。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想好好干的战士,心气也慢慢被磨没了。”

当时,该连还面临一个现实情况:因骨干人才缺乏,连队参与大项任务的机会不多。“我们也想出彩出成绩。”鉴于此,连队党支部决定在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浓厚“比学赶帮超”氛围,充分激活官兵潜力,以此带动连队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建尧受旅预提指挥军士集训的启发,提出对官兵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排名。“这样做,官兵们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能清晰、直接地体现出来,也能起到激励作用。”经过党支部一班人研究讨论,杨建尧的建议得到采纳。为了简单易记,大家将其命名为“士兵积分”。

赋分标准怎么确定?公平公正如何得到保证……然而,随着采访进行,一个个问号在笔者心中产生。

“别看现在实行得很顺利,中间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还未等笔者开口,杨建尧就接着聊了起来。

在“士兵积分”推行之初,全连官兵积极性都很高,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人开始“不买账”了。调查中,杨建尧发现,问题出在具体实施上。一开始,他们规定每天由值班员负责赋分、统计工作,但由于评分标准不够详细、完善,有的骨干在担任连值班员时会给关系好的战友多加“人情分”。

“失去公平公正,‘士兵积分’不仅不能发挥激励作用,还会影响内部关系、拖累连队建设。”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后,该连党支部及时纠偏正向,决定借助军人委员会的力量,发挥基层风气监督员的作用——由军人委员会广泛征求官兵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量化评比实施细则,指定专人负责每日积分统计;基层风气监督员则对量化评比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当然,实施细则并非一成不变,该连会根据官兵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军人委员会每月定期收集整理连队官兵的意见建议,在连队军人大会上统一进行答复。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会及时被补充到实施细则中。

“‘士兵积分’实际效果如何?”笔者问道。

“战士们工作主动性更强了、训练积极性更高了,连队日常教育、管理、训练等工作都呈现出新的气象。”杨建尧介绍,上等兵吕超杰的变化,就很具代表性。

因家庭条件优越,吕超杰此前一直觉得自己当兵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干好干坏没啥区别,就算干得好也不一定能被看见,他只想服役期满退伍回家。为此,连队干部和班长骨干没少做他的思想工作,但始终成效不大。没想到,“士兵积分”推行不久,吕超杰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工作训练也更加努力认真。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同年兵的积分不断增长,我却停在原地踏步,自己也不好意思。”吕超杰说。去年,他先后报名参加汽车驾驶员培训、卫生员集训,均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底,凭借后来居上的优秀表现,他在义务兵中积分排名第一,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现在,吕超杰没了退伍的念头,一心想好好表现,努力“挣分”,争取今年3月顺利选取军士。

成效不只体现在官兵身上,连队荣誉也是“硕果累累”。看着荣誉室里渐渐增多的奖牌、奖杯和证书,杨建尧自豪地告诉笔者,“士兵积分”办法实行一年来,连队先后被上级评为“正规化管理先进连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多名官兵被评为优秀个人。前不久,该连的正规化管理经验做法在全旅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