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呼啸、蓄势待发。
3月下旬,中部战区航空兵某团机场,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
数架战机相继滑出,加力升空,刺入云霄,
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某空域长途奔袭,
拉开了该团新年度跨区远程机动训练的序幕。
他们一天机动数千公里,在多个陌生机场组织起降,
对多个陌生靶场实施投弹,
部队远程作战能力得到了实战化的检验。

“此次战斗跨区机动,总航程数千公里,
飞行时间十几个小时,期间转战机动多个战区,
飞越多个靶场,并将下半夜飞行训练融入其中。”
课目负责人张志得告诉笔者,
由于跨区机动时间跨度长、降落机场多、战场环境复杂,
不仅需要飞行员合理规划多条航线、充分预想多种特情,
而且对他们的战场应变能力、身体心理状态、
装备极限性能均提出极大考验。

该团针对此次跨区机动陌生机场起降、陌生靶场投弹、
跨区远程奔袭、跨昼夜飞行等特点,
科学计划、周密部署,
多次召开教学法研究会、组织空地勤交流会。
参训飞行人员认真开展特情处置和业务研究,
严密组织座舱实习、默画座舱图、
图上推演、地面模拟编队协同演练;
机务官兵扎实开展维护装备工作,
充、填、加、挂,严格按程序完成,
加班加点,认真完成机务保障工作。


时针指向后半夜,机场万籁俱寂,
除了间或的空地对答,塔台上格外安静。
指挥员静静地观察着屏幕,
时刻关注着返场战机的位置和状态。
此时,距离第一架战机前一天从本场升空出击,
已过去十几个小时。


“起落架好!”凌晨4时许,
短促有力的声音瞬间振奋了所有人的精神。
只见一个光点由远及近,
机体的轮廓逐渐清晰,
很快,完成训练的首架战机平稳着陆。
随即,一架架战机陆续返场,
直到凌晨5点,参训飞机全部滑回机棚。
随着最后一架战鹰安全返航着陆,
在神威官兵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努力下,
圆满完成了此次跨区机动任务,
部队长途奔袭、陌生机场起降
和适应不同地域遂行任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