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当兵前是名短跑运动员,在省市都获得过荣誉,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合培养为战斗班班长……”去年12月15日,一份份带着“温度”的电子《兵情档案》,伴随着刚刚下连的新兵,传到了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的基层营连。
打开电子版《兵情档案》,“个人心情”“建言献策”“成长记录”“支部评价”一一在目。“电子《兵情档案》是知兵爱兵的新载体,也是带兵人走进95后新兵内心的‘连心桥’。”团政委徐阳说。
面对新生代士兵
有些招数不很灵了
“真是不一样!”第一次班务会上,新兵班长刘晓龙惊讶于这些新兵的自信与表现,“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个个都争相发言,不拘束、不怯场。”
的确,这是被称为95后的全新一代。该团新兵入营时的专项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占45%,获得各类专业等级证书的占72%,入伍前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65%。他们崇尚“我的青春我做主”,渴望“秀”一场、“酷”一把、“牛”一回。
然而,几个星期下来,刘晓龙发现了这些新兵的“另一面”:尽管勇于表现,看上去似乎很老练,却不愿意面对批评与挫败;尽管渴望被关注、喜欢互动与交流,却更喜欢“躲”在网上,而不是面对面。
新兵小马是受《我是特种兵》电视剧影响报名参军的。初到军营,他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时间很失落,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班长几次找他谈心,他除了答“是”,就是沉默寡言,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
“改变他先了解他,不妨换种方式。”在指导员王博的建议下,刘晓龙改变了招数。他连着两个周末约小马进行CS对战,休息间隙利用游戏聊天平台与小马闲聊。没想到,聊着聊着,刘晓龙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元芳’,你HOLD住吗”的玩笑话,打开了小马的心扉。几次闲聊后,小马消除了入伍以来的困惑和苦恼,重新焕发了激情。
知兵爱兵必须与时代接轨。该团依据95后新兵习惯于写网络日志的特点,为每名新兵在团政工网“兵情网页”里建立了电子《兵情档案》,每份“档案”里个人简历、爱好特长、家庭关系等自然情况一目了然。根据用户权限,战士难心事、闹心事、高兴事实时填写,带兵人记录战士成长过程,并在网上不断互动“刷新”,确保新兵在关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