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一年 我说新常态
——第二十一集团军官兵对党委机关年度工作的评议体会摘录
■王能才 本报特约记者 侯国荣整理
新闻快览
你对过去一年党委机关的工作有何看法和建议?你对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有何评价和感受?岁末年初,第21集团军各级党委发动基层官兵参与到“我看这一年,我说新常态”讨论活动中,借助官兵视角评价工作成效,借助官兵眼睛查找作风建设的不足。
活动中,各级党委围绕主题,利用当兵蹲连、工作检查等时机,安排党委常委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官兵意见建议;基层党组织结合年度工作总结、民主评议党员、党团日活动等时机,以讨论会、大家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官兵谈感想提意见。他们还在政工网开辟阵地,区分工作作风、考风训风、官兵身边的作风等专题,接受官兵评议,看清优长和短板所在,为新年度工作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活动开展一个多月,该集团军共有1200多名官兵走上讲台谈体会,近万名官兵网上发帖直抒胸臆,机关与基层、党员干部与基层官兵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关键词① 基层党组织作风
身边“小环境”折射作风“大环境”
■讲述人 某团八连下士 刘晓强
与连队战友闲聊时,我听到了一名士官讲述的亲身经历。2014年上半年,这名士官当兵第一次休假,归队时大包小包拎回一些家乡土特产,想回来分送给领导和战友。可没想到,他拎着东西找到连队党支部书记时,却被书记当面拒绝。“是不是送的时机不合适?”考虑再三,他决定再试一次。一天晚上,他确定书记加班时屋里没别人,又敲开了门。
这次,这名士官放下东西转身就想往外溜,却被党支部书记一把拽住。书记同志真诚而严肃地说:“为官兵服务是我应尽的职责,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坚决不能收。”书记还告诉他:“你也是党员,咱们要以身作则维护党的形象,从身边事做起,带头纠治这种不良风气。”这位士官党员事后对我说,听了书记的话,他觉得脸上直发烫。这次送礼,包括党支部“一班人”在内,他一样没送出去。
往年,连队选取士官时,有些战士不太积极,曾出现过把选取指标退回去的情况。个别老兵私下闲聊时曾表示,连队有些敏感事务处理不“阳光”,留下干的意义不大。可去年底,大家踊跃申请留队,远远超出了士官选取指标。一些没能选取的战友说,连队风气越来越好,官兵权益有保障,真心希望能留下。他们同时表示:“党支部开展工作阳光透明,没留下是自己素质有短板,走也走得服气。”
官兵身边的作风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真切感受到了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决心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