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从严管资金对“四风”釜底抽薪

——济南军区部队推行党委“阳光理财”制度的见闻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孙江华 李玉银 江豪责任编辑:吴昊2015-04-27 03:29

写在前面

习主席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军队而言,规范使用经费财权不仅是保障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前提,也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四风”难治,在于它能够通过暗箱操作给一些人带来利益。依法规范财经管理,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好比对“四风”行为进行釜底抽薪,能切断各种不正之风的经费源头,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各级党委应努力更新理财观念,建立健全党委阳光理财制度,不断扩大经费财权公开范围,畅通官兵参与管财的民主渠道,敢向违规财经行为说不,让依法管财成为常态,把有限的经费聚焦到能打胜仗上来。

【镜头一】4月上旬,某机步师党委通过“阳光理财”网和机关公示平台向官兵公示了近期编制预算方案。3天时间,近700名基层官兵留言评议。师党委虚心听取意见,共卡掉官兵支持率、满意度不高的经费预算项目55万元。

【镜头二】年初,某医院拟购买一台数百万元的医疗设备。公示征求意见时,有专家提出装备性价比不高,不符合医院实际需求,建议购进另一型号的装备。院党委重新调研论证,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方案,最终购置的新装备投入使用后作用发挥令人满意。

【镜头三】某团党委公示去年第三季度行政消耗性开支时,仅列出办公设备购置费、办公设备维修费等5项内容,车辆维修费等“其他项目”语焉不详。上级检查组发现后,责令该团党委立即对违规账目进行整改,重新按规定进行公示,并依据党委阳光理财规定予以通报批评。

以“公开”为核心理念,以效益为根本目标,一组组鲜活的镜头,清晰勾勒出济南军区部队推行党委“阳光理财”制度后的变化。制度运行以来,较好纠治了超预算办事、超标准花钱、经费开支不透明等问题,从资金源头铲除“四风”滋生的土壤。

完善机制

“让经费开支敏感问题在阳光下‘脱敏’”

召开一次为期两天、百余人参加的会议,总共花费不到两万元。记者来到山东省军区采访,正见司令部参谋于涛在办理报销手续。“会前,我们根据经费标准拟制预算,经公示后研究通过,机关干部和基层官兵都看得清楚、心里亮堂。”于参谋说,“按照军区经费开支结算分离制度,款项由财务直接转账到对公账户,承办人员不经手经费。”

深化作风建设中,济南军区党委发现,反“四风”虽然效果明显,但树倒根存,尤其是在经费使用方面,非事业性开支比例较大、批钱不执行权限程序规定、经费审批权过于集中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经过调查研究,军区建立党委“阳光理财”制度体系,区分军区机关、作战部队、省军区系统等8种不同类型单位明确各自公开的重点,按照有利于扩大民主监督、促进财经秩序规范、加强作风建设的原则,对党委机动费、事业经费、工程物资采购、个人待遇福利等理财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形成了党委领导、事业部门、机关干部、基层官兵多层次全覆盖、全监管局面。 

“牛栏关猫不行,必须编紧制度的‘笼子’,让经费开支敏感问题在阳光下‘脱敏’。”山东省军区一名党委领导说,在对现行财经规章制度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他们明确了党委民主理财、财务集中统管、支出绩效考评等11项基本财经制度,把训练经费、公务接待、会议集训、物资采购等作为公开公示重点内容。各级党委成员签订责任书,把“阳光理财”情况纳入党委理财目标责任制考评和财务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去年,某机步团组织财务审查,针对个别部门经费审批和使用存在超权限、超标准、超范围等现象,责成各部门把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准留一分钱“小金库”。实行党委“阳光理财”以来,该团先后取消4项活动和会议,砍掉近10项非重点项目和无经费保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