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吗——
不!神枪手是用脑子练出来的
“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吗?”
“扯!”邓渝波撇嘴说:“打枪不用脑子,打再多子弹也白搭。”
见记者不信,邓渝波解释说:“神枪手当然要靠大量子弹‘喂’,但仅靠子弹‘喂’,不一定就能成为神枪手。因为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如果我们的射手总是重复简单的射击动作,而不动脑子,那是盲目练习,训练层次上不去,训练水平提不高,成不了气候。”
接着他讲了个小故事:一天深夜,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他的学生还在做实验,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他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听了,厉声责问:“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拿什么时间去思考?”
“勤奋的学生受斥责,看似无理,实则蕴含大道理。”邓渝波说,“要给自己留时间思考。”
“真正的神枪手不仅要有勇敢的心、有力的手,还要有智慧的脑。”“用脑子”打枪,是邓渝波对学员最基本的要求。“在量上不断加码,不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喂子弹那是打疲劳战。用脑子,就是要让学员对每次射击进行详细分析、仔细思考、认真总结。为什么打好了?为什么没打好?为什么偏左或偏右?怎么避免?”
所以,学员们每打完一轮,邓渝波就会集合队伍,轮流谈射击体会,比如:心理怎样变化、心跳节奏怎么把握、据枪动作如何纠正,等等。“我们将射击瞬间无限延长,把每个细节无限放大,从而找出症结、加以改进。”
“我把这种教学法称为‘自我体会研讨式教学’,让学员主动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真正‘用脑子’去打枪。”邓渝波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军区某旅教导队队长贺源,是邓渝波的学生,他对邓渝波的这种教学理念极为推崇,他向记者展示他的射击体会笔记:“9:05,第三发弹,9环,偏左。预压扳机时用力过猛……”贺源说:“我每打一发子弹,都记下体会。”
“打一枪有一枪的体会,打一枪有一枪的进步,一发子弹能练出一箱子弹的效果。我就是靠这个成为全军‘特等射手’。”贺源说,这样的笔记,他记了厚厚3本,几千个弹着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