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 后勤实战化

——对南京军区某油料仓库开展实战化训练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志同 本报记者 代烽责任编辑:刘航
2015-08-01 03:02

南京军区某油料仓库地处赣东,大山环抱,是个典型的后方仓库。总部“后方仓库建设先进单位”、军区“基层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漫步营区,记者看到仓库荣誉载道、亮点纷呈,禁不住发问:仓库建设水平与实战化水平能否划等号?

一问:“后勤在前”理念如何进入工作

去年初,分部领导带队到仓库检查战备训练情况。仓库办公楼前的电子屏幕上,“后勤在前、保为打赢”的标语异常醒目。座谈中,不管是仓库领导还是普通一兵,对“后勤不后、后勤在前”的理念和现代战争打后勤、打保障的特点都不陌生,有的观点还颇有见地。

可翻阅前几年的野战油料保障训练方案却发现:野战油库训练、“三抢”训练仍然没有实油加注;雨天油料收发训练依然没有涉足;夜间微光加油效率低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为何训练年年搞,年年一个样?为何“后勤在前”理念“进入”了脑袋,却进入不了工作?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堵塞了战斗力标准落实之路?

仓库领导直言苦衷:“安全工作不是中心影响中心。我们每年都制订了险难课目训练计划,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因风险太大而不得不降低标准。” 

“一涉险就胆战心惊,上了战场还怎么打胜仗?今天操场回避险难课目,明日战场如何应对挑战?战斗力标准为何讲得多、用得少……”分部领导一连串的质问让仓库领导如坐针毡。

制约战斗力的又何止是“安全标准”?仓库党委“一班人”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仗打不起来、打不到后方、不会上前线”的战备观,“重显绩、轻潜绩”的政绩观,“守摊子、过日子”的事业观等观念根深蒂固;“生活标准”“观摩标准”“领导满意标准”等不符合实战要求的标准滋生蔓延……

于是,一场“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仓库上下热烈展开,“非战斗力标准”逐一得到清除,“后勤在前”的理念逐步成为官兵的训练指南。

二问:平战转换需跨越几道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驱车数百公里赶到前线,却发现送去的油料不是部队所需的标号……去年9月,与作战部队联演联训的一幕,着实让该库官兵出了一身冷汗。

所幸问题发现及时,他们迅速协调了中石化公司4台油罐车,连夜将所需油品运送到了保障点,没有影响大部队的行动。

总结会上,官兵们的矛头一致指向油料助理员,把演练中的失误归咎于他的粗心大意。

事隔不久,一次军警民联合消防演练中,由于消防队对讲机没电了,指挥乱了套。这次是负责给对讲机充电的保管员小刘为尴尬“埋了单”。

但尴尬远未停止,汽车驾驶员在演练中误入岔路,单枪匹马闯入“敌”阵地;炊事装具上的一个软皮套损坏,导致驻训官兵吃了夹生饭……

抓“冒泡”却直“冒泡”的现象引起了仓库党委的思考:平战转换需跨越几道坎?过去查摆问题,强调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就事论事的多,就事论战的少。如果不用战时眼光去审视平时问题,那么谁能保证今天训练场的问题不会在明日的战场重现?

顺着演训场的藤摸战场的瓜,问题随之浮出水面。通信手段单一、组织协同偏弱等11个问题被列入攻关课题,逐一被攻克。

对接战场,真抓实备。一次山体滑坡,阻断了仓库公路。抢通后,他们举一反三,针对战时可能出现的铁路被毁、公路受阻等突发情况,主动联系地方政府和人武部,成立铁路、道路应急抢修分队,确保了通向战场的“最初一公里”随时畅通。

三问:未来“粮草官”究竟啥模样

不懂组训、不会带兵,下错口令闹笑话……2013年初,油料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温文邱从业务机关下到基层当主官时,出现了“水土不服”。 

专业技术强,就能保障打胜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仓库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后勤干部指挥技能、组训能力强化训练,一年后,温文邱的各项素质大幅提升。

在该仓库,探寻后勤良将的呼唤从未停止——未来战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粮草官”?

战场,已不再是昨天的战场;“粮草官”,也不再是过去的“粮草官”。记者遍访仓库官兵,寻找答案——

善指挥。现代战争,参战力量、保障对象、时间空间和指挥协同等都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变革,指挥的正确性、科学性决定着保障的有效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官兵们说,部队后勤横跨军地两大领域,联通平战两大界面,要求“粮草官”具有很强的指挥能力。

精业务。“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官兵谈道,业务知识“一口清”、技术难题“百事通”,精通业务的干部最受欢迎。

懂信息。精准、精确、精细的后勤保障要求“粮草官”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学会用“信息流”牵引“物资流”,从全局上科学筹措、输送、调度后勤资源…… 

未来“粮草官”究竟啥模样?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把官兵给出的画像一张张叠加,后勤良将的脸谱在记者心中逐渐清晰:善指挥、精业务、懂信息、能管理、敢担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