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力量-2015A”紧贴实战 对模拟人现场截肢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燕燕 张歌责任编辑:张硕
2015-11-24 02:22

专业精训,紧贴实战把脉问诊

——“卫勤力量-2015A”批量伤员救治诊断性演练侧记

■李燕燕 本报记者 张 歌

黎明时分,齐装满员经历数千公里机动的兰州军区某医院野战医疗所的医疗队员们,刚刚抵达演训地域便被要求紧急展开野战医院,迎接一场突如其来的批量伤员救治能力考核。

这是10月下旬举行的代号“卫勤力量-2015A”全军机动卫勤分队跨区基地化训练的一幕。该野战医疗所将在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进行全员全装全要素跨区基地化训练和检验评估。

一到就考,检验真实保障能力

训练伊始,参训医疗队立足未稳就马上投入保障行动演练,同时40多名专业教研室教员分布各个考核环节同步考评打分。参训分队保障能力短板被一一点破。

“整个训练突出问题倒逼,以往‘先训后考’的流程定式被‘先考后训再考’替代。”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副主任郑然介绍,这种由卫勤专业训练基地承训、机动卫勤分队整建制参训的演训模式,翻开了我军卫勤训练向基地化探索新的一页,利用军医大学丰富的师资力量、学科体系、训考方法和保障经验,能有效填补我军机动卫勤力量训练空白,使卫勤训练体系更趋完善。

逼真“伤员”,构建真实战场需求

一辆辆转运“伤员”的车辆急速驶来。身背新型单兵急救包的医疗队员抬着担架下车,进行轻重“伤员”的基本分类。

这是一支由50名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员模拟的标准化伤病员队伍。而且用仿真血浆、塑胶伤口模型等材料为学员们模拟出逼真伤情——腹部被钢筋穿透、小腿皮开肉绽暴露出断骨、鲜血淋漓、严重辐射……学员们将“伤口”作为试题表现出逼真的体征反应,考验医疗队员能不能尽快辨别伤情、科学处置。

“砰砰”两声巨响,远处顿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医疗队员迅速前出穿越雷区营救两名被炸“伤员”。由于伤情危重需要马上截肢,只见电钻“嗡”的一声锯断半只左腿。被截肢的是一种高智能模拟人,拥有和真人一样的呼吸、脉搏乃至神经对光反射和抽搐等功能,全身多处可模拟各种战创伤出血场景,军医可通过急救设备和药品进行抢救,并进行通气、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等。

“突发”状况,还原真实保障压力

结合未来战争可能担负的真实救治保障任务,制订能充分诱导出技术操作、物资消耗、信息流动的演练规则,还原卫勤保障实战压力,是此次演练的又一亮点。

“伤员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抽搐,外伤性血气胸,需要马上手术!”一名“重伤员”被立即抬进野战手术方舱。这边一名“伤员”心肺复苏无效“死亡”,那边突然一声巨响,一颗手雷在病区爆炸。由于医疗队员之前疏于收缴伤员随身携带武器,一位“出现战斗幻觉”的“轻伤员”带着手雷进入病区……

“指挥组,重伤救治组突然断电,请立刻处置……”对讲机另一端,考核组正向医疗所指挥组发出临时指令,使本已忙碌不堪的救治现场更加紧张。“通过设置大量突发状况,我们能准确诊断出该分队专业保障能力短板,并用短板再设战场,直到问题解决。”第三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副主任游海燕介绍说,演练结束后,考核组梳理出与实战脱节的伤员救治问题百余项,成为训考双方下一步训练的重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