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试飞员驾武直-10空中靶试100%命中目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钱晓虎 胡宇 徐发广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8-08 02:08

中国陆军从这里起飞

——记陆军航空兵某试飞大队试飞员群体

■本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胡 宇 徐发广

当被誉为“霹雳火”的国产武装直升机——武直-10一次次在中国军队实兵对抗演习中惊艳亮相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军事权威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国陆军不仅有了飞起来的“翅膀”,还有了全副武装的“牙齿”。

很少有人知道,国产武装直升机走上世界前台的背后,除了潜心攻关的科研团队和精益求精的生产厂家,还有一支常年行走于极限禁区、穿梭在生死边缘的特殊团队——陆军航空兵某试飞大队。

从15年前组建开始,这支部队就一直肩负着促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和国家直升机工业崛起的双重使命。这些年,他们遭遇过大量的空中险情,却每次都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带着宝贵的数据安全返航。“自己的名字能与国家使命联系在一起,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采访中,曾经多次空中历险的大队长姚海忠这样评价自己投身的事业。

2007年仲夏,试飞员张志强和张云磊按计划进行直升机极限旋翼载荷测试试飞时,机体突然剧烈抖动,驾驶杆操纵困难,高度迅速下降。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试飞机组在短短几分钟内,驾驶直升机避开多个居民区,并成功迫降在距机场20公里外的稻田里。现场检查发现,直升机尾部蒙皮多处撕裂,尾传动系统严重损坏,油管断裂、液压油漏光。“再耽误几秒,直升机就可能空中解体!”试飞员的果敢与担当让头发花白的专家泪流满面:这次迫降成功保住了科研成果,更挽救了武直-10这个凝聚多年心血的型号。

“每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试飞员们抖掉满身征尘,又会微笑着继续奋勇驾机起飞。”作为大队政委,陈风华最感自豪的就是试飞员们这种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状态。多年来,试飞员们不仅用心飞越未知世界,更用心推动科研创新。他们在飞行实践中提出的千余条可行性建议,解决了大量影响国产直升机性能品质和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升了国产装备的战技术性能,推动我国直升机工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一次试飞,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右侧发动机尾喷管5个固定支点中的4个支点接连发生脱落,尾喷管仅有一端与发动机相连,随时都有分离的危险。究竟是试飞员操作不当,还是设计问题?大队连夜组织试飞员研读该机的设计、安装、飞行等技术资料,逐个剖析故障原因,最终找出尾喷管固定设计存在的缺陷。

一次,试飞机组在西北某基地执行武直-10机载武器试验,直升机旋翼被出膛的火箭弹击穿,碎片溅射至数十米外,不少内部元器件被烧焦。面对这起罕见的重大险情,试飞机组没有被吓住,而是与专家组一起进行故障分析,协助科研人员改进试验方案。在后续试验中,他们果敢驾机升空,取得了空中靶试100%命中目标的骄人战果。

正是凭着这股坚韧与执著,他们在短时间内先后完成4个系列、20余个新型号直升机的科研试飞任务,将数百架直升机顺利交付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为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在探索、验证装备性能极限的同时,大队试飞员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部队新装备形成战斗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铺路搭桥,提供技术保障,培训带飞部队飞行员400余名,成为陆军航空兵部队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

即将赴高原训练场打靶的姚海忠告诉记者,由他们负责改装培训的飞行员,大都成为各部队的骨干力量,在遂行跨区对抗、中外联合军演和抢险救灾等军事任务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推动着陆军部队向“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这一战略目标加速迈进。

(《解放军报》2016年8月8日 0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